0551-6878 8887
現階段互聯網上經常看到不少關于公司需要注意的稅務風險點相關新聞和資料。下面匯總的這么多年所見的稅務風險點相對比較全面,可供老板和財務人員參考,如果將這幾個方面規范了,一般來說就可以“安然入稅”了。
一、財務報表層面風險點
1.所得稅稅負明顯低于同地區行業水平。
2.成本結構明顯區別于行業同類產品,比如可抵扣進項的成本明顯偏高,可能被視為多轉了成本。
3.成本結構與產品配方不符,比如有的公司出現一個產品耗用多個包裝盒的低級錯誤,再比如,投入材料與產品沒有關系。
4.成本結構出現明顯變化,而又沒有推出新配方產品。
5.毛利率年與年之間、月份與月份之間起伏明顯,又沒有合理的解釋。
二、賬務層面風險點
1.股東個人費用,在公司報銷。這種情況,將被視為分紅,公司須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2.用公司資金購買資產,資產所有人寫成股東,資產的費用、折舊卻在公司列支。這里有多個問題:股東涉嫌挪用公司資金、股東變相分紅當繳個所得稅、股東資產費用、折舊在公司列支也將被視為分紅,須繳個人所得稅。
3.沒有成立工會,卻計提工會經費,出現支出時,沒有取得工會組織開具的專用憑據。所得稅匯算時,這將被調整。
4.跨年度列支費用,比如上年12月的票據,拿到本年來列支。
5.不按標準計提折舊。
6.制造企業結轉完工產品成本、結轉銷售成本時,無相關附件,或者存在隨意性,或者不能自圓其說。
三、發票層面風險點
1.收到專用發票,卻沒有用于抵扣,也沒有入賬。當某一天,供應商涉稅時,順著這些發票摸查過來,就可能發現本企業存在“體外循環”、“兩本賬”。
2.供應商不能開專用發票,供應商讓他的上家,開給本企業。這種專用發票,不能用于抵扣。
3.專用發票商品品名與實際清單不符,或者沒有清單。
4.大頭小尾發票,手工的是撕下來開,機打的也存在稅控機打一聯,然后用普通打印機偽造一聯的情形。“陰陽發票”性質類似,于客戶聯和記賬聯、存根聯抬頭不一致。
5.買發票的風險:買來假發票、套號發票,也有賣真發票的賣給你,但在當月最后一天作廢處理,你拿到的發票就成陽廢票。
6.客戶方涉稅,或者國企受反腐調查,可能把你買的發票事查出來。
7.第三方開發票,委托付款的風險。增值稅法規要求,必須“票、款、物三統一”。
四、賬戶管理
1.在銀行開具輔助賬戶,不向稅務申報,收入進入這個賬戶,不確認收入。這種查出來性質比較嚴重。
2.個人卡長期使用于收款,而金額進出很大,累計金額也大在。這很容易受到監管,從而查出未確認收入。
3.個人卡用于收取貨款,卻同時用于支付供應商款,一旦供應商涉稅被查,這些個個卡也就暴露了。
4.個人卡用于收取貨款,同時通知經銷商,導致很多人知道這些卡在用于收取貨款。
5.股東個人卡信息被泄露。
6.反洗錢監控,牽出個人卡收取大量貨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