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只要是提及“稅務稽查”,公司企業一定會有一些警覺,主要是防止被稅務機關“注意到”,那么公司企業的有哪些行為容易引來稅務稽查呢?
一、專用發票不合法合規。專用發票的不合法合規會引來稅務稽查,帶來不合法合規的稅務風險,特別是虛開增值稅票的行為。公司企業需要重點關注以下四種情況:
1、失控票。另一方一直沒有做銷項沒有納稅,但是公司企業卻已抵扣稅款了。
2、無關聯的專用發票。如老板的個人消費、買房買車、旅游的專用發票,與公司企業的經營無關的不能抵扣。
3、白條抵庫。也就是沒有專用發票就做了抵扣,例如支付給個人沒有專用發票,卻做了類似于工資表的領勞務費的單據進行抵扣。
4、進銷存不符。連銷售的帳都沒有,公司企業創辦的意義僅僅是為了能開票,例如剛成立時開票金額較大,開完票后馬上注銷。
二、久虧不倒的公司企業。這類公司企業也會引來稅務稽查,從稅務稽查的角度來看,做公司企業就是為了能盈利,若出現這樣的事情,稅務機關會懷疑這家公司企業存在收入沒有入賬,不想納稅的情況、
三、舉報案件。通常情況下可分為內部舉報和外部舉報,內部舉報的準確率基本在80%以上。
四、重點稅源公司企業和行業。這類公司企業一般是地方的納稅大戶,一旦被發現問題,補稅金額相對較大。其中個人的稅收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例如查在兩個地方的工資情況,以及是否存在虛假申報專項附加扣除的情況。此外還有重點稅務稽查行業,例如房地產行業、建筑業、醫藥行業、金融行業等,這些行業涉稅稅務風險比較大。
五、金稅三期、四期自動預警。在大數據的預警指標中,若發生了預警,就會轉到風控部門進行下一步的檢查,檢查后仍不能解除預警,則會轉到稅務稽查。
那么有人在想,可不可以讓稅務機關網開一面別查自己的公司企業呢?過去是可以的,但現在沒用了,過去內容是紙質的,而現在是通過金稅三期的系統打印出來的檢查通知書,系統里是有記錄了,就算是銷掉了,也會留下記錄:是誰、通過哪個局長的權限銷掉、時間等。如此一來國家稅務總局聯網是可以看到的,所以這么危險的操作沒有敢做。
那么接到稅務稽查通知公司企業該怎么操作呢?
第一、首先核查電話真偽,確定另一方為稅務機關工作員再進行下一步溝通,主要是防止是詐騙電話。
第二、查找這筆銷售業務對應的記賬憑證及專用發票。若沒有對這筆專用發票記賬,向稅務機關如實反映情況,說明原因。
第三、在發票查驗服務平臺檢查真偽,并把檢查信息打印出來。
第四、找出這筆銷售業務的經辦人員掌握情況,掌握情況后依照稅務機關規定要求撰寫這筆業務流程情況說明。
第五、依照稅務機關規定要求準備相關資料。銷售業務訂單信息、支付信息、以及采購合同、收貨單、物流信息等,充分證明該銷售業務的真實性。
要想更快有效地取得專用發票,自然人代開是比較合適的方式,目前在山東地方稅務代開發票,可以以核定征收的形式繳納個人所得稅,并劃入經營所得無需匯算清繳,核定后的個稅為0.5%,加上增值稅、附加稅及其他稅費,綜合稅負在2%左右,完稅后最快當天就能出票,附有完稅證明。不用自然人到場,只需提供開票人的身份信息以及發票信息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