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和法治機制的不斷完善,國家對于公司稅務的相關要求越來越嚴,我們納稅企業也應當更加注重稅務稽查,及時性自查自糾,加強防范稅務風險,千萬不要觸碰稅務紅線。公司唯有確保業務的真實性及稅務的合法性,才能不怕稅務稽查。
那么,稅務稽查是什么?為什么被稅務稽查?稅務稽查都查些什么?稅務稽查的核心有哪些?今天今稅來給大家簡要梳理下
01、虛開增值稅票
不論是給他人、給自己、讓他人給自己、介紹他人開具與實際經營業務情況不符的發票,都是虛開增值稅票行為。
虛開增值稅票是稅務稽查的核心之重,稅務機關會判定公司開票是否合情合理,存不存在虛開增值稅票的行為。如果一旦某企業被稽查到虛開增值稅票,后果非常嚴重,該公司不僅僅要補繳稅款及罰款,嚴重的構成犯罪的,更要承擔刑事責任。因此公司開票時,要注意貨物流、資金流、發票流的三流一致。
02、騙取留抵退稅
留抵退稅,即”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優惠”,就是對現在還不能抵扣、留著將來才能抵扣的”進項”增值稅,予以提前全額退還。
騙取留抵退稅是現階段稅務機關打擊虛開騙稅違法犯罪工作的核心,不法分子大多是以虛增進項、隱瞞收入、虛假納稅申報和其他欺騙手段來騙取留抵退稅的。這些情況都會被重點稽查,一經查處,會面臨非常嚴重的后果。
03、虛列成本
這類主要表現為,主營成本長期大于主營收入,例如:
①公司沒有車,卻有大量的加油票據;
②差旅費、咨詢費、會議費等有異常;
③員工工資突然多申報或者少申報;
④買發票,多結轉成本,后期紅沖或補發票;
⑤計提了費用但長期沒有票據等。
04、隱瞞收入
一些企業利用私戶、微信、支付寶等收取貨款,隱藏部分真實收入,或存在大額收款遲遲未開發票,或給客戶多開發票等行為。
稅務機關不僅會通過企業所申報的數據報表來檢測是否異常,也會通過與上下游企業相關賬本數據,同行業的收入、利潤、成本等情況來進行比對稽查。隱瞞收入屬于偷稅的范圍,需要補稅、罰款,如果涉及金額大的還給予刑事處理。
05、公轉私
法律明確表示:嚴懲虛構支付結算、公轉私、套取現金、支票套現等行為。而公轉私很容易被懷疑為套現,容易涉嫌挪用公款、偷稅漏稅、洗錢等行為,這些都是違法的。
06、長期零申報
作為一些企業常用的手段,增值稅零申報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公司零申報持續時間如果一旦達到6個月,可能會被列入“風險監控”對象,稅務機關就會對該公司展開分析調查,確認公司存不存在隱匿收入等問題。
07、稅負率異常
稅負異常也是稅務稽查的核心,如果某企業稅負率對比同行業長期偏低,或者稅負率上下浮動超過20%,會引起稅務系統異常警告,稅務機關就會對其進行重點調查。
08、稅收優惠企業或納稅大戶
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企業,也是稅務稽查的核心,因為很多公司注冊,只是用來享受某地稅收優惠政策的“空殼公司”,這些“空殼公司”也會被嚴查。
納稅大戶,一旦出現偷稅漏稅行為,將會給國家造成重大的稅收損失,造成嚴重的社會影響,因此納稅大戶也是稅務稽查的重點對象。
09、社保異常
以下這6種情形會導致企業的社保異常,引起稅務稽查。
①不給試用期員工繳納社保;
②掛靠“代繳”社保;
③未足額或未繳納社保;
④員工自愿放棄社保,就未繳納;
⑤員工不簽合同就不繳納社保;
⑥員工人事檔案沒轉到單位就不繳社保。
10、長期故意用現金或私戶發工資
在某些特定情況下,企業用現金或私人賬戶發工資,并在事后進行調整,在財務核算上體現出來,按規定繳納各種稅款,這時問題不大。
但正常情況下,工資都應通過公司公戶來發放。若公司長期故意用現金或私人賬戶發工資,容易涉嫌偷稅漏稅,會被稅務稽查,如果一旦認定存在違法行為,會面臨補稅和罰款。
小結
以上稅務稽查的具體內容及重點,你都了解嗎?在平時的經營活動中,每個企業應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真實性,合理合法節稅,按時記賬報稅,保存好相關賬簿及納稅憑證,加強對稅務風險的防范與自查,及時發現稅務隱患及后續可能引發的不利情況,并給予糾正,這樣才不容易、也不怕稅務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