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在新稅收環境系統更加精細化的今天,國家對公司的稅務事項可以說是一查就明了,老板們可一定要將稅務的合規合法放在首位,如果被查出來有什么問題,法人以及企業名譽就會受損。
其最為重要的就屬于工資表的要求了,許多企業都被“栽”到了上面,不信,小編給你分享兩個案例:
1、某企業利用私戶給員工發放工資并且瞞報員工數量,并沒有根據實際發放工資進行工資費用核酸和代扣代繳員工工資薪金的個稅,導致工資費用核算不實。最終對該單位未如實申報營業收入、工資傭金費用核算不實等行為罰款76萬多元;
2、這個公司利用虛報員工薪資、稅前列支成本、無實際支付憑據,計入主營業務成本中的191500元,非真實發放人員工資,是為了少繳納稅款虛報的職工工資薪金,最終被罰1萬多元。
從以上案例中可以看到不真實、不完整、不準確的員工消息,都可能引發嚴重的稅務風險。在這方面的風險點主要有8項,梳理總結如下:
1、扣繳義務人存在虛報人數(虛報名冊、虛發工資現象),同時個稅申報的人員和繳納社保的人員差距較大,以分解高工資來少交個稅。
2、個稅申報系統申報的工資薪金,跟公司所得稅年報中申報的工資薪金差距較大,少繳企業所得稅。
3、為了達到小微企業標準,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而隱藏人數。
小微企業標準:
4、公司是不是將已經離職的員工刪除信息。稅務機關部門會重點檢查,公司已經離職的員工是不是已經刪除了,是不是還在用離職員工來進行申報個稅。
5、公司員工的年終獎計稅是不是正確的。稅務機關部門會重點稽查,工資表里的免征個稅的項目是不是符合稅法的相關規定。
6、大量員工零申報。大量員工的工資長期在3500元或5000元,只有基本減除的費用,無其他扣項,很容易被稅務機關列為風險疑點數據。
7、變相要求員工“找票沖抵工資”。比如員工工資7000元,其中2000元必須以住宿、餐飲、加油等發票報銷工資以及工資性質的各種補貼;長期下來,勢必會造成企業費用的異常,得到稅務部門的關注。
8、重復扣減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比如員工從兩處及以上取得工資薪金所得,扣除項目不符合規定等等。
最后提醒大家:
稅務嚴查時期,財會人員最好以合法、合規、合理為準,對于以上可能產生的稅務風險一定要做好自篩自查,哪怕是再小的違法違規行為,也勿要心存僥幸,從而引發了進一步的稅務稽查,屆時就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