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近期,在網上充斥著關于“新稅收環境”各種各樣聳人聽聞的荒謬傳言,假稱新稅收環境針對高收入者怎樣怎樣,以博取高流量,實現推廣、售賣某種產品的目的。可事實上,關于“新稅收環境”的上線時間及功能,并未正式文件作出明確。大家也只是從總局發布的關于“新稅收環境”的報道中,對其實施進度及功能窺見一二。在此,小編將將被總局確認的關于“新稅收環境”的信息進行梳理并作相關總結,為大家還原“新稅收環境”的真實身份。
2022年9月22日,王軍局長在第三屆“一帶一路”稅務征管合作論壇上所做的講話中提到“中國稅務部門正在開發“新稅收環境”(智慧稅務),今年年底將基本開發完成。”
總局王軍局長在9月22日所做的講話中用了“基本開發完成”一詞。大家都知道,一款系統上線,必定要完成全面開發且需經過多次測試調整,以通過最終的驗收。從而可以想見,“新稅收環境”并不會在未來的幾個月內就上線運營,關于“新稅收環境真的來了”的傳言也就站不住了。。
從總局官網刊發的《智慧稅務:從前、現在與未來》一文中,可以總結“新稅收環境”(智慧稅務)的功能如下:
1、通過稅收數據智能歸集和智效管理,實現稅收執法過程可控、結果可評、違紀可查、責任可追,推動稅務機關從“以票治稅”到“以數治稅”,實現精確執法和精準監管。
2、通過稅務數據智能歸集和智敏監控,實現納稅人繳費人稅收風險自我監測、自我識別、自我應對、自我防范,推動稅費服務從被動遵從到自動遵從,實現依法納稅和精細服務。
3、通過稅務數據智能歸集和智能展現,實現金融、海關、市場監管、公安、支付平臺等其他涉稅方數據共建、數據共享、數據協同、數據治理,推動相關政府部門基于稅收法定義務提供涉稅方信息,實現數字政府和稅收共治。
簡而言之,新稅收環境不同于三期的功能在于,四期能為納稅人提供更大便捷的同時,也更易識別稅務違法行為以方便稅務機關實現稅務征管。
“新稅收環境”不針對特定行業、領域或人群
從近兩年稅務機關依托大數據,識別納稅人稅務風險的力度和廣度來看,我們已然進入了稅務的“嚴監管時代”。完善稅務征管征管水平,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是深化稅收管理改革,提升稅收治理能力的必然要求,“新稅收環境”僅是實現這一要求的工具之一,而非原因。從上文述及的關于新稅收環境建設的目的、頂層設計及功能上看,新稅收環境上線后,我國稅務征管從“以票控稅”走向“以數治稅”,這是對納稅人的整體稅法遵從度提出要求,而非某個特定行業、領域或人群。
“新稅收環境”不是對某個特定行業、領域或人群“不友好”,而是對各個行業領域的涉稅違法行為“不友好”。納稅人與其去鋌而走險的尋求解決之道,倒還不如從現在開始做好稅務合規。比如就企業而言:可以盡快完成稅務合規體系建設,建立完備的財務、稅務體系;定期進行稅務自查,及時識別稅務風險;配備專門的稅務、法務部門,做好日常風險控制。納稅人應用自身的合規適應將要到來的“新稅收環境”時代,推動國家稅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現。
很多人對“新稅收環境”四個字的恐慌焦慮感,源于營銷者刻意灌輸錯誤的信息、源于官方層面沒有給予有關新稅收環境更為詳實的介紹。小編通過對總局網站上僅有的關于“新稅收環境”的信息進行梳理,希望能為大家揭開“新稅收環境”的神秘面紗,幫助讀者找到適當的眼光來認識“新稅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