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現如今,越來越多公司意識到人才對于企業規劃的重要意義,紛紛計劃實施股權激勵計劃,以求綁定公司發展需求的人才。但是,實際中有不少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并不成功,在這當中有以下兩種較常見情況:
1、股權激勵計劃推出后,員工的響應寥寥,沒有參與的熱情;
2、股權激勵計劃實施后,反而讓內部產生新的矛盾,引起內斗,起到了負作用;
據筆者觀察,產生以上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企業在實施股權激勵前沒有做好準備。那么,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前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結合筆者的經驗,總結如下:
一、公司治理存在重大缺陷
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表現:
1、公司沒有真正建立“三會一層”,老板一股獨大,不設董事會和監事會,只設一名執行董事和監事。老板自己是董事長兼總經理,監事也是自己安排的人選。這樣的公司治理結構,本質上是公司的人格與老板個人的人格高度混同,沒有人能監督和制約老板,公司本質上就是老板一個人的公司。這樣的公司治理,讓員工不敢參與股權激勵計劃,因為員工缺乏知情權、建議權等基本股東權力行使的制度保障。員工持股后,如果完全參與不到公司治理中,其持股的財務價值也如空中樓閣。
2、公司財務會計不正規,要么非?;靵y,老板也不清楚一年下來究竟賺了多少錢;要么就是幾套賬,企業內部公布的財務數據無法讓被激勵對象信服。實施股權激勵的公司,我們建議有會所審計的財務數據為依據,但是如果沒有外部審計,也要建立起基本規范的財務核算系統,讓被激勵對象認可公司給出的財務數據。
3、公司內部控制混亂,各項生產管理、財務管理、投資管理的基本制度都沒有建立起來。如,公司公章管理混亂,老板隨時想蓋章就蓋;出納和會計都是老板親戚;投資、對外擔保等重大事項的決策,沒有內控制度等。
二、缺乏清晰的發展戰略
公司實施股權激勵的目的是為未來一段時期的發展戰略服務的,如果企業規劃主要采取靠市場驅動的戰略,那么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就應該考慮傾向營銷市場崗位的人員;如果企業規劃主要采取靠產品研發驅動的戰略,那么股權激勵方案的設計就應該考慮傾向研發生產崗位的人員。沒有想清楚未來一段時期發展戰略的企業,股權激勵是無法有的放矢,取得理想效果的。
三、相對穩定的組織架構
這點是與前述企業發展戰略相聯系的。錢德勒有句名言“戰略決定組織,組織支撐戰略”。在企業有清晰發展戰略的前提下,落實戰略就要涉及到組織架構的調整,比如未來3年要全國鋪市場開拓業務,那么在企業集團的組織架構上可能需要在外地設立分子公司,公司實施股權激勵就要基于這樣的組織架構選取被激勵的崗位。股權激勵一定是以崗位價值評估為基礎的,而不是以人為基礎。一定時期內相對穩定的組織架構是企業該段時期戰略的體現,也決定了股權激勵要激勵什么樣的崗位?什么樣的崗位更有激勵價值?
四、具有較完善的激勵體系
股權激勵是企業激勵體系的一部分,屬于長期激勵。除了長期激勵,公司更應該有短期的激勵(如薪酬、福利)、中期的激勵(如獎金、分紅;晉升)。對于大多數公司講,中短期激勵才更是需要老板關注的領域。很難想象一家工資待遇長期低于同行業的公司,能夠吸引和留住人才。如果工資過低,員工可能連購買股權的資金都沒有,何談股權激勵。有時候老板只要把工資待遇提上去,改善薪酬績效,就能夠起到不錯的激勵效果,不用急著實施股權激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