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近些年,稅務稽查案子頻頻出現,公司、藝人接連暴雷,高額罰款、補稅層出不窮。歸根結底:是如今不符合要求的公司(人)越來越多?還是稅局稽查力度大了?其實我覺得都不是,不合規的公司不論從前還是現在一直都那么多,稅局稽查員數量也基本上不會出現很大變化,唯一不斷變化的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征管體系的逐步完善。
從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實現“以票控稅、無風險不打擾”以來,基本已經擺脫了以前完全依靠人力去公司查賬征收的時代,而是運用大數據的比對、根據發票鏈條的比對、根據技術模型的分析,基本實現了風險精準推送,稽查員精準下戶的目的,所以現在爆出來的稽查大案要案也就越來越多。
下一步新稅收環境上線,稅收征管全面實現從“以票管稅”向“以數治稅”轉變,稅務機關將運用大數據,區塊鏈技術打通地區之間,各個非稅部門之間的鏈接,每個納稅人的信息數據就像是在稅務系統中“裸奔”,稅務系統根據公司奔跑的方向、姿勢、邁腿的頻次等數據,為公司進行模擬畫像,分析預警公司是不是屬于正常跑,真正實現“以數治稅”,真正的實現扼殺風險與無形之中。
二、公司財稅合規化勢在必行
在強制規范背景下,公司未來的選擇只有被迫合規或者主動合規兩條路。個人認為順勢而為、提前布局、主動合規才是企業應對稅收征管新時代的明智之舉。
稅收強制規范背景已經逐步成型,公司財稅合規化勢在必行。私卡走賬、體外循環、隱藏收入、虛增成本、惡意籌劃、兩套賬……在新稅收環境的監管下都將無處遁形,公司唯有事先規劃,事先排雷,提前進入合規化進程,最后才能做到低成本平穩著陸。如果企業還是老舊思想,我行我素,那么最后等來的就只能是被教育了,如果被稅務機關稽查,就會面臨補稅、罰款(0.5—5倍),滯納金(按日萬分之五),有些企業可能一次就被整破產了。
三、公司財稅合規化建設的幾個方向
1、建立公司底線思維
公司底線其實就是企業經營者的底線。老板對于財稅知識的了解,對于征管環境變化的敏感,對于風險的接受程度等因素,都會直接影響老板個人的涉稅風險底線,老板個人的涉稅風險底線,其實也就是公司的涉稅風險底線。所以在稅收征管越來越規范的今天,企業經營者一定要與時俱進,建立起自身的底線思維,筑構起風險隔離墻,哪些事情以前能做現在已經不能做了,哪些不規范的事情依然在賬面列支……都要認識清晰,提前處理。
2、頂層架構搭建
合規化建設往往是一個體系性工程,特別是對于經營板塊豐富、人員涉及較多、關聯公司較多的公司,在建立財稅合規化時一定要從上而下,先從頂層架構開始進行梳理,很多企業財務不規范都是源于業務不規范,所以只有當企業股權結構、管理方式、業務模式都清晰規范了,財稅方面也就自然規范了。
我們服務企業時,一般都是從股東層面、高管層面、業務層面作為切入點,根據利用股權架構設計、員工激勵、財務管理、納稅管控等技術手段,徹底打通業務、財務、稅務之間的環節,能夠使公司低成本、高效率的完成財稅合規化的建設。
3、財稅合規化建設
財稅合規化建設我們主要按照今天之前和從今往后兩個維度來劃分:
對于今天之前已經發生的業務,我們首先會進行全面的涉稅風險檢測,發現公司的不規范之處以及目前公司存在的涉稅風險,然后針對該風險進行研討,為企業提出前期遺留問題解決方案,配合公司完成前期遺留問題整改。
從今往后的業務,我們會依據業務特點結合財稅專業,為企業建立規范的財務核算標準,以及納稅管理標準。讓企業既能夠低成本實現財稅合規化的同時又達到核算清晰準確、納稅規范合理、降低涉稅風險的目的。
4、研發體系搭建
現在申請高新技術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的公司越來越多,我們接觸的許多企業過程中發現真正能完全建立研發體系,按照稅局的要求進行研發費用歸集的公司卻是少之又少,也就代表著許多企業雖然申請了高企,也享受了加計扣除,但是卻經不住稅務機關檢查,存在很大的涉稅風險。
所以,研發體系搭建也是財稅合規化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們會幫助企業打通技術部門和財務部門之間的壁壘,對企業立項的每一個項目都會進行過程管控、資料留痕。從技術部門負責的立項申請書、項目立項、實施分析、結題報告到財務部門負責的研發費用輔助賬的建立到研發申報表填寫,都形成閉環管理,一個項目一套備查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