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銀行轉賬已經成為了歷史必然,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日常支付環節中基本都會首先選擇轉賬,不僅方便還能夠更好的體現出交易實質,而銀行轉賬也分為對公、對私,近來備受關注。
轉賬有同行轉賬和跨行轉賬之分,同行之間轉賬一般即時到賬,跨行轉賬會有所延遲。
公對公轉賬需要提供收款單位的開票信息(名稱、納稅識別號、單位地址及電話、開戶行及賬號)。
公賬轉私賬即公司的基本戶向私人卡轉賬,對私轉賬就需要注意了,該納的稅有沒有納,比如向股東的分紅,轉賬前需要繳納20%的分紅稅。
假如是做的業務,涉及到轉賬,都需要做到“四流一致”,即資金流、發票流、合同流、貨物流。公轉公轉賬后,會有相應的銀行回單和流水。假如是分紅或者其他需要納稅的項目,就需要先納稅才行。
前幾年,在網上發票勾選認證平臺還沒有開通、金三稅系統還沒有上線的時候,對私轉賬的行為尤其猖獗,就是因為當時涉及范圍廣排查難度高,加之監管體系還尚未成熟,不少企業通過這種方式,貨款不走公章、不開票、不上賬,以此偷逃稅款。
如今,公對私這種轉賬形式已經成為了稅務稽查的重點,不管是公司賬戶還是個人賬戶,一旦被銀行檢測到資金流向異常,就很有可能會稅務機關盯上。
隨著稅務局與銀行金融機構、稅務局與銀保監部門、稅務局與稅務局之間的合作不斷深化,大數據下,企業數據勢必越來越準確、信息越來越透明,針對個人銀行賬戶的監管也會越發嚴格。
特別是企業為了少繳稅,通過買票、虛開、虛列人員工資、私戶收款等手段達到目的,可惜其都將成為過去。
那么怎樣才能合理合法合規的減少企業和個人的稅收壓力呢?
其實稅收壓力不外乎就是公司的稅負以及個人的個稅壓力,從這兩方面入手,可以利用地方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
稅收優惠政策
1、個人獨資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增值稅:1%,個獨不繳納企業所得稅
服務、商貿、工程等行業都能設立個人獨資企業享受核定
個稅核定征收低至0.2%
入駐園區總稅負2.66%
案例解析
公司的企業高管張先生,獲得了150萬的股東分紅,按照20%的納稅稅率,150萬×20%=30萬,應該繳納30萬的稅款。
依據最新的財稅政策,最優的稅籌方案。稅務籌劃規劃方案:
增值稅(2021年期間,小規模納稅人可享受增值稅1%的優惠政策):150/1.03*0.03=4.37萬
附加稅:4.37*5%=0.22萬
個稅:150/1.03*0.9=1.31萬
合計稅收:4.37+0.22+1.31=5.9萬
節稅:30-5.9=24.1萬
節稅比例高達80%以上
從案例中我們看出,該公司股東可以合理規避分紅稅24.1萬,只需要繳納5.9萬的稅
2、有限公司增值稅、所得稅扶持
比如像浙江、海南、四川、江蘇、湖北、上海、重慶等地的總部經濟園區,企業可以不用改變現有的經營模式和經營地址,通過注冊新公司、設立分公司或者遷移(只針對該行政區劃內的企業)等方式注冊入駐園區后,正常履行納稅義務,享受園區的稅收扶持政策。
增值稅以地方財政所得的60%-90%給予扶持
企業所得稅以地方財政所得的40%-95%給予扶持
股東分紅繳納的個稅可以享受地方留存的40%~70%扶持
車船稅:以納稅總額的70%-80%扶持
財政獎勵次月扶持,資金回籠快
總結:開票解決了,稅負解決了,公對公轉賬也沒問題了,雖然大額現金管理,轉賬額度有限制,但為了避免洗錢等行為,還是慢慢轉吧。企業或高收入者不僅可以運用這些稅收優惠政策來節約稅金,還可以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經濟活力和個人收入。各股東、高管、財務人員以及高收入人群應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