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2022年1月,稅務局的動作意味悠長,值得我們警惕與重視起來!
小編分析被曝光的5起案件,可以預見在2022年未來的一段時間中,稅務局稽查的整體方向,將會有以下幾個重點。
1、大數據將發揮更大的威力。隨著新稅收環境的推進,稅務局將更充分地使用好大數據這把“利刃”,稅務監管、稽查方面會收得更緊。現在大家都知道,在稅收大數據監測之下,企業相關數據情況日趨透明化,稅務違規的可行性將更低。
2、依舊堅決對偷漏稅零容忍,并對亂收費現象進行打擊處理。根據目前稅務局釋放的想法信息來看,今年依舊會堅持“零容忍”的態勢打擊違規稅務問題,不僅稽查虛假稅務問題,還會將重點放在中介機構的稅務操作問題上。
稅務稽查的力度加大,范圍拓寬,執法更嚴,近年來愈加猖獗的涉稅中介機構違規所謂的“稅收節稅”,也會成為重點的稽查對象,未來一段時間可能會有不少違規的中介機構被查被處!
3、2022年,老賬人預測這些行業企業也會是稅務監管的重點,比如之前很火的文娛行業,還有電商、醫美、建筑、勞務派遣等,此外,高收入的人群也會是關注點。
4、稅務稽查將會變得常態化,因為稅務監管手段方式已經日益精進了,將來的稅務管理也會有所調整和改變,以往依靠常規檢查、異常處理、舉報發現等進行稽查的方式將會在大數據之下進行質的改變。2022年,信用度會成為很重要的監管標準。
切記:2022這4種“公轉私”行為將被嚴查!請別再亂用了!
1.公司之間或公司與個人之間的貸款不受相關合同的約束。
對于公司之間的貸款和公司向個人的貸款,雙方需要有一個標準化的貸款合同,并滿足法律規定的貸款理由。
2.公司賬戶根據客戶要求向個人付款
① 客戶是個人,向私人轉讓業務需要有合法的交易合同,并且發票的標題是個人。
② 客戶是一家公司,只能轉讓給該公司!公司之間的交易需要合法的交易合同,發票的標題必須是公司的。
3、公司平時收入直接轉入法人的微信和支付寶,月底法人提現到個人卡,再轉到公戶上
微信號與支付寶賬號非公司對公賬戶,應注冊對公的微信與支付寶賬號,再進行對公轉賬!備注代收款是沒有法律效力的!
4.交易發生退款時,按客戶要求將退款打進私戶
這是非法的公共對私人!這筆錢應該退還給另一家公司的公共賬戶,而不是客戶的私人賬戶。
那么,對于個人或者企業額度較大的公轉私,怎樣處理最節稅?
您可以在優惠區設立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繳稅后,您可以將公共轉為私人,這是合理合法的,而且稅率非常低!
我區個人獨資企業稅負計算如下:
增值稅:500W/1.03*3%=14.56w
附加稅:14.56*3%=0.44w
所得稅:500W/1.03*10%*35%-6.55=10.44w
總功率為25.44w,稅負為5.08%
由此可見,經過對獨資企業的核實和征收,40%的所得稅可以降到5%!
公轉私這幾種情況,你可以放心大膽的轉
“公轉私”并不是不能碰觸的紅線,但是需要有合理的商業目的。下面這幾種情況下“公轉私”,可以放心大膽的轉:
1、發放工資
這個發工資,包括老板的工資和員工的工資。公司每月將工資薪金通過公戶發到每個員工的個人卡上,且已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提醒:企業在發放員工工資時,應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按3%~45%的稅率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2、跟個體戶做生意
個體戶如果沒有對公賬戶,可以直接公轉私打到對方個人卡。
3、員工差旅費報銷
公司將差旅費報銷款或備用金通過公戶轉入出差員工個人賬戶,出差回來后實報實銷、多退少補。
提醒:符合條件的“差旅費津貼”不屬于工資、薪金收入,不征個人所得稅。
4、支付個人勞動報酬
公司通過對公賬戶支付給個人勞務報酬,且已經預扣預繳了個人所得稅。
提醒:企業需取得合規發票方可稅前扣除,個人如辦理了臨時稅務登記,月收入15萬元(季度45萬元)以下可免征增值稅;企業每次支付勞務報酬時,應按20%~40%的稅率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
5、股東利潤分紅
公司將稅后利潤以分紅的形式打給股東個人,且已代扣代繳了個人所得稅。
提醒:公司支付分紅款時需按“股息、紅利所得”20%的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
中國國家稅收環境極其復雜,不管是老板還是個人,雖然不是財務,但一定要有財稅意識。
說到財稅,除了個人以外,可以說這也是所有企業都需要考慮的大問題,連馬云、劉強東也在其中,不然怎么會有馬云沒有薪水,而劉強東的年薪只有一塊錢這樣的事情出現呢?
其實上面用的這個節稅避稅方式,正是《避稅》這本書中的眾多避稅方式之一,這本書中運用了上百種真實案例,各種避稅方式相結合,告訴你怎么正確而又合理的避稅。
是不是很多人都覺得避稅問題只有那些出色的財務才會知道,其實不然,老板也是要懂得一定的節稅知識的,這樣才能的合理的幫公司節省的開支,讓你的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