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天不怕,地不怕,怕稅務局打電話,稅務檢查越來越嚴格,難免會讓會計感到擔憂。為什么會計人員會害怕稅務稽查呢?具體怕什么,又說不清楚。大概有以下三怕。
01、害怕稅務的處罰權
企業的會計賬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一些錯誤,甚至或多或少的技巧。會計師經常感到內疚。他們總是擔心企業會受到稅收、稅收和稅收處罰的關注。
02、害怕自由裁量權
說到我們的成文法,條款往往有一個靈活的范圍。在解釋納稅事項時,稅收可以對企業或企業做出相對有利的解釋。這個時候會計人員害怕稅務把所有不利的解釋都攤到企業頭上,導致處罰結果偏重。
03、害怕日后的監督權
即使企業覺得自己有道理,能分辨一兩個,也怕自己說多了會讓稅務稽查人員的臉過不去。試想,就算在某個納稅爭議中爭贏了,企業以后還要在這個地界上經營,多少會顧慮日后被穿小鞋。
因為有這三怕,所以會計人員對稅務尤其是稅務稽查往往有種敬而遠之的心態。
為什么就稅務稽查會查到你頭上呢?
從概率的角度推算,一個企業能被查到的概率并不高。被稅務稽查查到了,主要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01、總理倡導的隨機選案制度
國家稅務總局有各種選案機制。如果你的企業碰巧被抽走了,稅務檢查會來檢查你。現在企業非常多,稅務人力有限,抽樣不會太多,企業被隨機抽中的概率非常低。
02、國家需要對某個行業進行整治,恰好是你的企業所處的行業
如果國家下令徹底調查特定行業,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你必須承認。行業風險屬于系統性風險,因為這不是針對你一家企業,是針對你所處的行業。
03、企業的納稅數據有悖于常規
企業納稅總額、稅負比率和業務規模不匹配,與同類型、同行業偏差較大,這都是有悖常規的。稅局這邊的風控如果分析出你的企業納稅數據異常,稅務稽查很可能就會查到你頭上。
比如:設備規模、用電、用水與營業收入不配比。如果設備多、用的水電多,而報表上的收入小,那稅局就會關注是否少確認收入。
04、企業行為不檢點,被舉報了
企業存在偷稅漏稅,被內部人員、競爭對手給舉報了。如果證據比較充分,稅務稽查自然要來查你。
05、企業納稅不規范
內部賬目做得不清不楚,報稅不及時,或者開票有問題,引起了稅務的警惕,這個時候機務稽查可能會過來查你。
一些企業有私人明細賬戶。雖然會計制度對部分明細賬戶的名稱有明確規定,但部分明細賬戶由企業根據自身需要設立。而有些會計會利用這些私立的明細賬戶偷逃稅款。
比如:在應收或者應付款的會計科目下,設立一個明細賬戶,用來隱藏一些涉稅的收入。而稅務稽查人員會通過對資金流入流出的分析,發現這個賬戶的資金跟企業的經營范圍無關,從而被查出來。
這種做法通常有一些明顯的特點,比如一些意義不明的賬戶名稱,比如管理費用的明細賬戶中有一個其他,企業的一些資金進出甚至往來資金都通過了這個明細賬戶。不被稅務揪出來才怪。
還有一些聰明點,會通過多個會計科目下的詳細賬戶來做,最后轉到少交或免稅科目逃稅,但最終會被發現。
06、會計憑證不清晰,甚至填錯、不填
比如:將主營業務的產品銷售收入寫成了出售副產品、邊角料、加工收入、廢品收入等較少繳稅的項目。或者沒寫清楚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讓稅務稽查懷疑,這筆款項是否有偷漏稅款呢?
在實際工作當中,會有少部分支出無法獲得正規的發票,只能用收據等憑證入賬。此時,我們應該確保證據鏈足夠,生產多少產品,生產多少材料廢料,誰使用什么價格服務來回收這些廢料等等;生產過程中機器會出現多少故障,誰花多少錢修理,過程中消耗了多少零件等。清楚合理的證明憑證,就不用怕稅務來查。
07、分錄合并處理
會計分錄不能按規定合并,但實際上會計會在匯總原始憑證后進行分錄,以簡化程序,減少工作量。但怎么做分錄也不能把關鍵的信息省掉來逃稅。
比如:賣掉原材料這個經濟活動,分錄上應該記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企業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
還有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而不能直接就:
借:銀行存款
貸:原材料
這就成了明目張膽的逃稅了。同樣,如果你銷售產品并購買機器,你可以直接借用固定資產和成品。這種稅肯定會發現的!
08、公司員工人數、經營場地與報表的收入規模不符
有些企業人員多,場地大,而報表上只有少量收入,不符合業務邏輯。或人員少,銷售收入多,可能存在虛開發票的行為。
09、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
預收賬款、存貨金額長期居高不下,存在少確認收入,少交稅的可能。
10、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金額大,長期掛賬
股東可以通過向其他應收款提取公司資金,不納稅。其他應付款金額大有可能是收入長期不入公戶,而公司各項成本費用開支在公戶里面,股東通過其他方式向公戶輸送資金,掛其他應付款。
11、平均人員工資較市場上低,不符合邏輯
稅務局很可能會關注需要中高端人才的企業,尤其是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等需要少繳個人所得稅的企業。
12、沒交印花稅、房產稅等小稅種
只要有經營,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印花稅。公司用的場地要么是自有的,要么是租的,那么都涉及到房產稅。特別是租用的房屋,稅局會關注是否簽合同,出租方是否交房產稅。
13、非經常性事項發生
如大規模資產轉讓(包括工廠、土地、設備、外商投資等)、股息、報廢資產、大壞賬等,如不按規定納稅或稅務處理,將引起稅務局的注意。
14、年末余額造假
會計人員年底很忙,也就是說,年底有很多事情要做,年底的余額往往是逃稅的地方。
比如:(1)損益類賬戶年末應該要轉入本年利潤,卻沒有轉。
(2)債券類賬戶余額出現在貸方,且數額越來越大,是否是隱匿的收入呢?
(3)利潤恰好是整數,會不會是拼湊出來的呢?
(4)存貨類的數量與余額對不上,一邊是0另一邊卻不是0等。
年末余額中很可能隱藏著偷漏稅的線索,稅務稽查肯定會查到。
15、鐵公雞企業
即長期一分錢稅都不交,或交一點點稅,稅賦率遠低于同行業水平的,會引起稅局關注。
對稅務稽查,會計人員其實不需要過分擔心。稅務稽查過后,一般五年內稅務不會再來查你了。
對稅務稽查很多會計人員心都會提到嗓子眼上,生怕出什么事情。會計人員害怕是因為對稅務稽查的結果不可測,不知道會找出什么樣的問題。也許稅務檢查對企業和老板來說是一場災難,對會計人員來說可能不是所有的不幸,但我認為稅務檢查可以提高會計人員在企業中的地位。
一方面,經過稅務檢查,會計人員會更準確地把握納稅風險;另一方面,你的老板可能知道稅收有時是真的,他會增強稅收風險意識。如果你的老板有了稅務風險意識,稅務就會得到重視,會計工作也會得到相應的重視。說不定老板會對會計人員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