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個人獨資企業節稅法、個人獨資企業節稅200種方法共享、綜合稅負率可低至1.48%。。據了解,以上述標題為例的個人獨資稅理論層出不窮,播出量居高不下,引起網友熱議。
正如這些短片所說,個人獨資企業真的是節稅的萬金油嗎?受稅務政策的影響,個人獨資企業核定征收政策收緊的情況在全國各地頻出,這類的短視頻很容易讓人把個人獨資企業當成稅務檢查之外的“法外之地”!
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個人獨資企業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毫無疑問,作為中國的法定納稅人,個人獨資企業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隨著批準征收政策的收緊,未來個人獨資企業的稅務檢查將進一步規范,企業應做好全面響應的準備。
01、什么是稅務檢查?
稅務檢查是稅收征收管理的重要環節,是指稅務機關依法對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扣繳義務人履行代扣代收義務的監督檢查。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必須接受稅務機關依法進行的稅務檢查,如實反映情況,提供有關資料,不得拒絕、隱瞞。
02、稅務檢查的范圍及形式
稅務檢查的涵蓋范圍相當廣泛,轉讓定價、一般反避稅等特別納稅調整調查等直接由稅務局負責。
檢查局進行的稅務檢查包括檢查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是否依法納稅,檢查是否有逃稅、逃稅、抗稅、欺詐,檢查與檢查有關的各種稅務相關事項。
稅務檢查的形式一般有五種,包括重點檢查、分類計劃檢查、集中性檢查、臨時性檢查以及專項檢查。個人獨資企業面臨的稅務檢查主要以集中性、臨時性的檢查為主,而針對已經暴雷的案例,則多以重點檢查為主。
03、企業應如何應對稅務檢查?
事前嚴謹防范
面對稅務檢查前,企業應始終保持稅務合規意識,嚴格執行四流合一,建立有效的稅務管理制度,加強內部稅務合規的定期檢查,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和稅務機關的監督動態。
對于小微企業,尤其是個人獨資企業來說,長期目標應致力于搭建內部合規部門,設立負責稅務實務的合規崗位,加強對企業內部合規管理、檢查、培訓等。
其次,應當警惕短視頻平臺某些財稅商高歌“個獨節稅百萬”之類的論調。積極尋求可靠的智能財稅管理平臺,加強企業風險控制管理,有效規避和解決風險,是治本良方。
事中妥善應對
企業接到稅務檢查通知后,應迅速做好準備,包括協調企業內部相關部門(如稅務部門、財務部門、法律合規部門、業務部門等)成立內部工作組,了解稅務檢查背景、主要目的、組織、內部檢查工作,提前發現問題,制定應對措施和補救措施。
稽查局在實施檢查過程中,企業應在合理范圍內積極配合稅務稽查人員的工作,以便建立與稅務稽查人員的良好溝通渠道。
對于稅務稽查人員要求提供的資料,企業應根據其自身情況積極準備并提供,對于某些因客觀原因確實無法提供的資料,企業應向稅務稽查人員主動說明情況并尋求其理解。
隨著稽查局檢查工作的開展,企業應積極主張其合法權利,包括主動向了解稽查局提出的涉稅疑點及掌握的有關證據資料,向稽查局要求約談,遞交書面及口頭說明解釋等。
企業在與稅務稽查人員進行溝通時,除進行口頭溝通外,還應重視對相關支持性文件資料的準備,從書面證據材料的角度并結合相關稅收法律規定等,有理有據地向稅務稽查人員進行解釋、說明。
同時,企業應保存每次與稅務稽查人員的溝通記錄及往來資料,有利于下一階段進行稅務行政救濟。
事后主張合法權利
審判結束后,決定對企業進行稅務處理或者處罰的,企業仍可以依法積極準備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
由于稅務行政復議和行政訴訟都有法律期限的要求,企業在收到稅務處理或處罰決定后,應立即組織內部討論、決定和準備后續行政復議等救濟措施。如果企業內部應對不及時,則有可能喪失救濟的權利。
所有夸大個人獨資企業的“節稅”論調都要提高警惕!近年來,國內各地稅務局也相繼掀起了專項行動,針對個獨企業虛開發票、偷稅逃稅騙稅等違法行為進行嚴厲查處!
未來,個人獨資企業的稅務檢查將逐步規范化、日常化,稅務檢查的頻率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
對于成為備查對象的個人獨資企業來說,也無須過于恐慌,做好正面、專業的應對可最大限度降低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