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企業經營中的稅務成本可能占企業經營利潤的一半。因此,許多經營不規范的企業往往相信所謂的合理避稅,并采取不合規的方式進行節稅。眾所周知,不合規的方式風險很大。
稅務機關的信息化建設越來越完善。隨著金稅第四階段的逐步推出,稅務機關的征收管理策略逐漸從關鍵目標和隨機抽查轉變為基于大數據的大數據,利用大數據預警機制進行監督,從事后處罰轉變為事前控制。這實際上對企業的稅務合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隨著稅務征管技術的不斷完善,過去許多企業采用的所謂合理避稅、節稅方式在大數據面前將無處藏身,稅務機關可以輕松了解企業的發票、資金和業務流程。通過數據比對,也能很容易的定位到他們認為存在業務不合理現象的企業。而企業也很害怕稅務稽查,一旦被稅務開始檢查,就可能意味著補稅、罰款乃至追究刑事責任。
那稅務機關到底是如何定位所謂的問題企業,如果稅務機關要檢查的話,會如何檢查企業,檢查那些內容呢?接下來,我們就帶您一起還原稅務機關檢查企業的全過程,讓您能有所了解,提前應對!
一、檢查企業稅務政策執行情況
這個簡單說就是是否有偷逃稅款的情況或者行為。企業一旦被稅務檢查,基本上說明稅務機關可能已經掌握了企業的違規行為,或者說是已經被大數據系統進行預警了,稅務機關需要通過進一步的查詢和檢查以此來確認問題。
此時,企業不應掉以輕心。最好的辦法是積極配合稅務機關。同時,找專業稅務咨詢機構協助完成財稅合規檢查,提前部署,降低風險。
二、是否遵守財會制度
例如,財務賬簿是否按照法律法規設置,賬簿科目是否合理,發票管理是否合規,企業是否有全職或兼職會計記錄;所有會計記錄是否準確,是否存在嚴重的會計操作。
這是稅務機關重點關注的問題,之所以關注這個問題有可能就是因為企業的發票預警、頻繁公轉私或者是法人卡頻繁出現收支行為。這往往是稅務機關重點檢查的方向,因為目前我們的稅務還是采取以票控稅的方式來確定稅額,一旦發票或者是收入出現問題,往往就意味著稅款流失。
對于企業來說,也需要重點關注這個問題,買票、虛開、公轉私等都屬于比較嚴重的稅務違規行為。千萬不要相信簡單的節稅模式,通過簡單開票來實現避稅,這不僅不能避稅,還會極大增加企業的違法成本。
三、生產經營和財務核算情況
這點直白說就是查帳,通過賬簿詳細了解企業的業務往來情況,包括資金、存貨、銷售情況等,對賬簿的查詢能夠讓稅務機關知道企業財務是否合規,財務和業務以及稅務是否匹配,并且通過財務業務數據和稅務機關掌握的情況進行比對,掌握一手的材料或者證據。通過賬務數據比對,確定企業的違法違規性質和金額。
如果稅務機關一旦開始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就說明稅務機關已經把企業作為重點稽查對象了,這個時候對于企業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積極協助,真誠認錯。另外,找專業機構協助企業與稅務機關進行溝通,爭取減輕處理。
這些就是稅務機關檢查企業時主要的檢查內容,企業管理者以及財務需要仔細了解,認真對待。一旦出現了被稅務檢查的情況,最好還是找專業機構溝通,通過專業機構的專業能力協助企業一起更好的應對稅務檢查,爭取用最低的成本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