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公司或多或少都是會有一些問題,僅僅只是大小問題。對少繳稅、繳稅被查很正常的。對公司而言,真正做到稅收無風險概率不大。公司被監管時,財會人員或主要負責人,內心都是會擔心顧忌。對這情況下,為什么監管,何時監管,稽查流程及財會人員如何應對。
為什么監管
稅務局并非想查誰,就查誰。稅務局也有公司管控的金稅系統,主要監管對象的來源主要以下4個方面:
1、被抽查
稅務局監管系統傳說中的“大數據庫”,在執行稅務稽查時,就會從數據庫隨機抽查。無論公司多標準規范,你都有可能被抽查。
2、被舉報
通過中國裁判網中企業被監管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很多案件均來源于“被舉報”。
3、被分析
大數據對公司稅收進行分析,得出公司經營異常預警,這類公司會被列入稅務稽查“異常公司”。可得,被監管的概率就高了。
4、被關聯
被其他行政機關轉辦,交辦等形式關聯到的稅務稽查。或是業務往來的公司被查到偷稅漏稅等財務問題,也會受到稅務稽查。
以下三種情況,有可能隨時來檢查:
1.發票管理系統發現某個單位的發票用量明顯增多
2.稅負較上月相比較變動率超過正負30%
3.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0%的時候等
如何應當監管
1、公司是不是真的存在問題
公司被稅務稽查并不代表公司的稅務一定有問題,但直面稅務稽查,財務人首先要清楚,自家公司的稅務是不是真的存在問題,知己知彼才能應對得當。心里有底才能知道如何跟稅務稽查打交道。
如公司存在虛開票或取得虛開票等嚴重的問題,要注意了!想清楚承擔責任的風險,是不是還得繼續。
2、公司自身財務制度要合規
在日常工作中,還是在監管前,都應有公司自身的合法合規的財務制度。如財務報告是不是標準規范,是否有長期掛賬的往來款等項目,或是否有隱瞞未開票的收入等原因,出現賬務調整等等。對這些情況,企業財務內心要有數。
3、態度上要積極配合
不論企業稅務是不是真的有問題,都需要積極主動地的配合稅務稽查工作,假如公司真有問題躲是躲不掉的,積極主動地的態度還能盡快查處,尋找補救措施。
4、陳述申辯時不卑不亢
直面稅務稽查千萬不要以對抗的心態,也無需既不低聲下氣,該爭取的要爭取,有特殊原因也直接說明,在稅務稽查自由裁量范圍內的可以討價還價。如否定成偷稅至少可以相差50%的罰款等。
5、千萬不要質疑稅務稽查的專業能力
目前,稅務稽查體制已向一級監管轉變,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或仍有很多業務水平不高的,專業的稅務稽查跟管理員不可同日而語。這個查不出問題來,還可以派其他人來。
6、謹慎使用復議和起訴
檢查過后的處理是必須要經過審理的。審理部門會對證據鏈條、適用法條一一審核,一般不會出現大的問題。大案要案還要經過上級機關甚至總局合議、重審。
稽查局如今面臨著內部審計、外部審計的壓力也很大,因而在處理決定時基本都是慎之又慎,確保案件不出問題。除非公司有確鑿證據最好不要復議和起訴,盡量把問題在處決前解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