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最近半年,好幾家企業因偷漏稅被罰而屢屢登上熱搜,很多人禁不住疑惑,稅務稽查從什么時候變得這般頻繁了?
之前有的人說,稅務稽查是“3年一小查,5年一大查”,但伴隨著新稅收環境+互聯網大數據+多部門聯動涉稅信息共享,讓偷漏稅等違規違法行為無處藏身。那么稅務稽查都查些什么、如何查?是不是翻舊賬?稽查有效期限多久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稅務稽查的那些事。
稅務稽查有嚴格法定程序,稽查的目標并不是臨時起意,想查誰就查誰的。對于稽查目標的選擇主要有以下四種方式:
1.隨機抽查
稅務稽查的系統里有一個“數據庫系統”,上面有每一家企業的名稱信息。在有稅務稽查任務的時候,便會從數據庫系統里進行隨機抽取,每個企業都有可能被抽中。
2.被舉報
通過中國裁判網中對應企業被稽查的案例中可以看出,許多的案件均來源于“被舉報”。一旦被舉報且證據較充分、事實較清楚的話,稅務部門就會對企業進行立案調查。
公民可以采取口頭、書信、電話等形式舉報,既可以實名舉報也可以匿名舉報,稅務局都會受理,并且對檢舉人有一定的獎勵政策。
3.大數據分析
伴隨著稅收管理逐漸智能化,稅務系統將抓取的數據進行匹配,然后對數據進行風險分析識別,如果出現企業經營異常的判斷,那么這個企業會被放到稅務稽查“異常企業數據庫”中,只要進入這個數據庫系統,企業被稽查的概率非常高,被稽查只不過時間早晚的問題了。
4.被問題企業關聯
當與企業有業務往來的企業被查到偷稅漏稅等財務問題,那么企業也同樣會受到稅務局的稽查。
稅務稽查追溯舊賬的期限
有許多企業之前有很多不規范的地方,伴隨著企業逐漸壯大逐漸正規,但之前的這些問題是不是被稅務局翻舊賬呢?這里主要分為三種情況,分別適用不同期限。
1.因稅務局導致涉稅
稅務局使用或理解政策錯誤導致企業未交貨少交稅款的,可以給3年期限,稅務局在3年內可以要求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補繳稅款,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3年以后,稅務局不能夠再次要求企業補繳稅款。
2.因企業計算誤差導致涉稅
按照《稅收征管法》規定,假如我們企業是由于計算誤差或者沒有申報,導致沒交或者少交稅的,稅務局可以追征3年內的稅款、滯納金;有特殊情況的可以延長到5年。
3.因企業主觀惡意導致涉稅
當企業因為主觀惡意導致的未交和少交稅款,那稅務局可以無限期地追繳稅款。也就是說無論多久,只要被稅務局發現,都需要補稅、罰款和繳納滯納金。
稅務稽查的重點
1.查企業合同
查詢企業雙方簽訂合同的具體內容,從企業實際經營范圍及需求出發,檢查存不存在異常的交易情況。
2.查企業發票
從銷售方開具的發票判斷是否符合企業經營范圍內業務,購買方收取的發票是否是企業日常經營所需。
3.查業務上下游
查詢企業業務上下游的賬簿,購買方和銷售方針對同一筆交易入賬的經濟業務內容是否保持一致。
4.查企業資金流
以結算方式為出發點,查詢銀行卡及現金的流向存不存在無真實資金流,或者資金流異常回流,以及雙方的資金流不一致的情況。
稅務稽查的時間
稽查是一種執法行動,多久查一次并沒有定數,具體日期也并不固定。如果企業突然出現發票用量明顯增多;稅負較上月相比較變動率超過正負30%;預收賬款占銷售收入的比例超過20%等此類情況,稅務局就可能會立刻上門檢查。
接到稽查通知后該如何應對
一、首先核實電話真偽,確定對方為稅務部門人員再進行下一步溝通,以防是詐騙電話。
二、積極配合檢查人員提供相關資料,主動接受檢查。對發現的涉稅問題,配合調查,有錯就改。可通過主動預繳稅款等形式,減輕危害后果,爭取從輕處理。
最后提醒大家,伴隨著新稅收環境全面推廣,稅收違規違法行為將無所遁形。企業一定要不斷加強納稅遵從,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合法合規經營,才能長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