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公司用私人銀行卡進行交易的10大稅務風險:
一、私人卡進行交易,體現了企業財務管理混亂,收付款流程和財務制度不完善,再就是企業內控不健全,給外部投資者、政府部門以及下游等留下不好的印象。
二、直接影響公司IPO和上市,假如公司要走IPO的路,那么私人卡的審核,便會上升到一個質的層面。比如大量用私人卡發放工資、收付貨款等,都會直接影響公司IPO,很難合理有效確保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可靠性。
三、長期性利用個人轉賬付款,便會導致公司三流不一致。非常容易造成“虛開發票”的稅務風險。“三流一致”也是判定財務是否正規的重要標準。
四、用個人資產長期性進行收取款項,會導致公私財產部分,假如公司出現資不抵債,股東要承擔無限責任,用個人資產償還公司債務。特別是一人有限公司。
五、用私人卡進行交易,有可能會涉及挪用資金、職務侵占等責任。
六、私人卡的存在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七、私人卡的存在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現金管理暫行條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管理辦法》
八、個人賬戶頻繁交易或大額交易,會被銀行列入重點監控對象,排除是否有不正規的進行交易、是否存在洗錢的很有可能。
九、私人卡進行交易存在著商業賄賂的法律風險
十、個人賬戶進行交易在稅務上的稅務風險非常之大
雖然說我國是一個稅收大國,但論起我國稅局的查賬力度來,那可是一點都不含糊。不比其他國家弱,尤其是這幾年,稅務稽查力度愈發地加強了,只要是偷稅漏稅那一個都逃不掉。所以,公司在被稅務稽查進行處罰之前,一定要防范風險,規范公司“公轉私”的進行交易操作。千萬不要走到被稅務稽查的那個地步。
那么,稅務局查賬力度到底能有多強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
1.細節到讓你懷疑人生
沒有經歷過被稅務稽查的小伙伴很有可能不清楚,稅務機關進行查賬的時候,業務流程可以核對到財務賬本的每一筆的程度。任何蛛絲馬跡都會給你找出來的。
甚至于有些自己都不記得的事情,稅務人員轉眼就能把你扒出來。
2.翻舊賬
之前說稅務機關是細節控,稅務機關還喜歡翻舊賬,十年前的賬都會給你翻出來。
要知道,稅局查賬的時間是可以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的。
例如之前一個鬧得比較轟動的全國著名民辦醫科類高校長沙醫學院陷入了一場征稅風波,被要求補繳學費、住宿費的企業所得稅,再加上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總共要補稅3億多。
要知道,偷稅、抗稅、騙稅,是不受期限限制的。
稅務機關查得有多細,有多嚴,能查多久和多深,沒有經歷過很有可能真的想象不到。
稅務稽查!公轉私10大風險點,千萬不要走到被稅局查賬的地步
3.隨機抽查
2015年8月,國家稅務總局就出臺了《推進稅務稽查隨機抽查實施方案》,稅務稽查對象的選取不再“任性”,而是采用隨機抽查方式確定,以實現執法成本最小化和執法效能最大化,同時促進稅法遵從和公平競爭。
4.享受稅費優惠政策
相信大多數人都了解到國家在今年施行了大規模的留抵退稅政策吧,大多數的中小企業都享受到了這項政策,當然有心人也會發現,進行大規模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同時,稅務稽查的力度也加強了,各地都相繼的出現了稅務問題,被罰款。稅務優惠政策的本質,是嚴查,沒想到吧?
這就是監察部門的稽查“藝術”,只要發現你有一絲的異常或是和金稅系統大數據對不上,就非常容易被請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