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許多企業在上市以前都是有限公司,但是想要上市,首先要把有限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在把凈資產折股的時候還會需要繳納個稅,沒有繳納個稅的IPO就有很大概率被否定。除了這個之外,企業上市之前或許有這些財稅風險會阻礙企業的上市之路,那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吧。
第一,股改自然人股東未申報納稅。
甲有限公司主營的冰箱塑料部件的研發和銷售,IPO在2018年的時候被否了,否了的原因就是因為公司股東,在企業的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時候未繳納個稅。這就是屬于典型的凈資產折股,凈資產是指屬于企業所有并可以自由支配的資產。
實踐中,各地稅局都是需要征收個人所得稅的,所以對于企業在資本公積金轉增資本時應納的個稅,應提前跟有關部門溝通,公司需要按時交納個稅,避免影響IPO的進程。
第二,經營業績主要依靠稅收優惠。
現在稅收優惠很多,許多企業也是因為依靠經營業務才得以有好看的經營業績,如果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經營業績就很危險了,因為稅收優惠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就會被證監會質疑企業有沒有長期盈利的能力。
如果企業享受的稅收優惠不能持續,只是臨時性的稅收優惠,而企業很大程度上又是靠這些稅收優惠來實現盈利的,那么企業的持續盈利能力會受到重大質疑,IPO極大可能被否定。
第三,近期出現重大稅務處罰。
這個大家肯定都是知道,在臨近上市的日期,受到了重大的稅務處罰,不要說這次無緣上市,可能以后幾年也會無緣。首先就是要建議企業一定要做好企業的稅務籌劃,防范于未然,避免處罰的發生,一旦發生實際當中也不可能挽回,一旦無可避免,就要積極溝通,提交證明自己不屬于重大處罰的證據材料,調整IPO的申報期。
第四,關聯交易處理得不夠合規。
關聯交易雖然并不一定會導致交易合同無效,但是如果處理的不合格,會讓證監會懷疑企業內部的結構是否清楚,關系是否明確,以及之后是否還會出現這樣的交易,因為一旦上市涉及到的是公共利益,不像沒上市之前涉及到的是幾家企業的利益。
不管是以上的哪一個方面,企業都要去避免這樣的稅務問題,否則可能會影響上市的進度,還會被審查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