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以數治稅”來精準化監管,說的通俗一點,就是說利用大數據來精準化監管,尤其是個人銀行卡,以前銀行對個人卡也監控,假如是法人,股東,并且私轉私流水過大,也會停用,但是沒有金稅全面執行后的力度如此大,違規后果也非常嚴重。
亞馬遜跨境電商將會是重災區!為什么這么說呢?目前跨境電商普遍存在的三大問題,出口報關、資金回款、稅務問題,差不多是金稅下最容易查、也是查得最嚴的幾個點。
1、出口報關
圖片
報關不合規,是跨境電商財稅風險的源頭,可能很多跨境賣家不理解。對于跨境電商企業來說,產品銷售出口是從報關開始,目前很多跨境中小賣家都選擇“雙清包稅”模式、或者買單出口,即把產品貨物交給第三方物流公司,自己就不用管事,這樣操作雖然方便,但其實存在著很大的風險。以物流公司的名義出口,那么你的公司在海關那沒有出口記錄的,金稅下,大數據篩查只要有異常情況,勢必會引起稅局的上門稽查,一旦查到公司賬務這塊有問題,但又沒有出口記錄,稅局就會視同公司所有業務為內銷,那就得補交增值稅,還有滯納金和罰款,這算下來就是說一筆不曉得成本。
2、資金回款
圖片
目前,跨境電商收款主要包含兩類。
一是以商業銀行為主的模式。部分跨境電商平臺與海外銀行合作,接受海外買家使用信用卡付款和進行線下匯款,之后由賣家通過銀行間跨境清算,最終將貨款匯款到企業賬戶。
二是以第三方支付平臺為主的模式。跨境支付機構與國外銀行建立合作,線上賣家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向海外買家收款,再由支付機構向賣家結算外匯。
而第二種方式是目前大多數跨境中小賣家常見的操作,尤其是直接通過第三方平臺收款至個人賬戶上,然后再通過個人賬戶發工資、付供應商款、其他支出等,這樣操作既方便又“省稅”。金稅上線后,尤其是推出稅銀聯動后,國家對個人賬戶的監管會更加嚴,而企業法人、合伙人、股東、組織的個人賬戶更是重點監管對象。試想一下,互聯網大數據的監管下,所有銀行流水數據都是實時聯動互通的,金稅下根據異常預警機制同步到稅局,到時就不是稅局會不會抽查,而是不得不查!
3、稅務風險
圖片
當前從事跨境電商的商家,基于業務發展的需要,使用員工和第三方自然人信息注冊大量中國公司用于店鋪注冊(以下簡稱“店鋪公司”),進行矩陣式運營,以便獲得更多的平臺流量及用戶關注。這些店鋪公司一般無人員,店鋪公司獲取訂單后,由另外主體出口,完成貨物的交付及收款,而店鋪公司長期零申報處理,這個模式下,可能被稅局質疑公司長期存續但零申報的合理性,及訂單轉由其他企業履約的合理性。
另外,就是說賬務方面帶來的稅務風險,有些跨境賣家選擇做兩套賬,外賬做給稅務局看,自然有些企業為了少交稅、不交稅,只能虛假做外賬。而內賬給自己看,所以更真實。通過這種方式來偷稅漏稅,但這些小伎倆真的能瞞得過稅務局嗎?
金稅下,銀行、稅務、海關、商務、外管局數據都是同步聯動的,只要出現一點問題,就能掀翻老底,你真的可以做到天衣無縫嗎?再有就是個人賬戶收款也會帶來非常大的稅務風險,看看這幾年,稅務稽查案曝雷的幾率,是不是比早期要更頻繁,國家已經在重拳出擊,不可能再讓你像以前那邊隨意操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