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電商行業作為近些年的新經濟新業態,因其易獲取線上流量、易發展而深得投資者的青睞。從新東方俞敏洪的愛心助農,到俏江南張蘭的麻六記,再到后來向太的直播斷崖式下跌,還有的說,世界盡頭就是直播帶貨。只不過是,伴隨著稅收監管的完善和《電子商務法》出臺,電商行業逐漸告別野蠻生長時代,正逐步受到稅局的監管。
電商賣家都要交哪些稅
1.增值稅
根據企業銷售額計稅,電商行業貿易類居多,小規模納稅人征收率3%,一般納稅人稅率13%的稅率。
2.所得稅
根據企業利潤計稅,100萬以下2.5%,100-300萬5%,300萬以上25%。
3.個稅
員工的工資薪金個稅3%-45%,股東分紅個稅20%。
二。電商賣家的普遍現狀
1.隱瞞收入不申報
很大一部分電商賣家是靠沖銷量實現薄利多銷,賣貨的時候顧客不要發票,大多數收入會經由企業支付寶提現到私戶上,公司賬戶上只體現一點收入,甚至是報虧損。
2.缺少進項成本票
電商賣家在運營過程中,缺少進項票,因為貨源來源復雜,成本費用不同,同時大量存在要票一個價,不要票一個價,甚至部分貨品無法獲取成本票。
3.私戶工資,不代扣代繳個稅
很多電商賣家通過私戶或現金為員工發放工資和資金,沒有代扣代繳個稅,也不給員工繳納社保。
4.利潤虛高
電子商務公司在進貨的同時,由于存在不同的進貨價格,為了獲得優勢,就會有一定的隱形成本費用,例如:渠道費用、接待費用、無法進賬的貨源費用。
三。電商賣家如何做到財稅合規
伴隨著大數據時代的上線,“合法合規”始終是繞不開的話題,如何規避風險,安全運營,是每個經營者的重大考題
1.真實申報銷售收入
顧客不要發票,但無票收入也要據實申報。伴隨著電商行業稅收分析系統的上線,所有的交易痕跡都會暴露無遺。
2.不能虛開發票
大數據時代對“非稅業務”進行全面監管,虛開發票后果非常嚴重:不僅有最高罰款50萬,構成犯罪的,還會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避免個人賬戶收款
通過微信、支付寶、私戶發工資或付款,可能無法取得支付憑證或合規合法的憑證,不得稅前列支,需要在所得稅前調增。還有可能被列為銀行重點監管對象。
四。電商賣家如何做到財稅合規
1.根據經營規模選擇經營主體
目前電商賣家可以選擇的經營主體形式包括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或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對于經營規模較小、收入比較低的電商行業初創企業,選擇個體戶要比有限公司更有利。
2.根據業務特點選擇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指的是電商賣家與上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一個好的商業模式,即可以實現雙贏,又可以達到節稅的效果。
3.根據發展階段選擇盈利模式
電商賣家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供應、品牌、產品、服務等逐漸自成體系,達到可推廣可復制的階段,可考慮采用特許經營模式,就物料供應、品牌授權許可、軟件服務等業務進行分拆,由相關經營主體對外銷售、提供服務等,產生的收入則按13%、6%稅率開具發票。同時,不同經營主體、經營規模、不同類型企業則可能享受優惠稅率、成本費用加計扣除等優惠政策。
對電商人而言,稅務稽查的主要影響是”聯合懲戒”,失去業務機會,就像薇婭一樣,遭到所有平臺封殺,這把懸在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危機如影隨形,經營如履薄冰,但很多企業明知財務合規大勢所趨,但又抱著抱有僥幸心理得過且過,其實企業財稅合規并不一定都是稅負提高,只要選對主體,選對盈利模式,同樣可以實現低成本安全運行。
電商賣家的優勢和軟肋都是大數據,稅務機關通過外圍調取數據就足以獲得相關稽查證據,所以企業在進行合規管理時,一定要結合企業自身特點,遵循合法性、真實性、合理性的原則,隨時自查,避免在“以數治稅”的背景下,被大數據出賣,產生不必要的稅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