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老板日常經營中,最苦惱的就是擔心業務的財務處理方式、歷史遺留問題、賬稅不合規等等問題。
因為自己不懂財務、沒有財稅相關知識體系,賺來的錢本身就利潤薄,還要不斷在財務方面挖坑、填坑。
強制規范時代,老板不再比拼能賺到多少錢,而是老板賺到的錢安不安全。早日進行財稅合規、規范經營,才是企業的長遠經營之道。
目前,大數據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知名的稅務監管系統堪稱大數據監管的“超級大腦”。
可以說,如今的稅務征管環境變了。為加強稅務監管,國家正在加強稅收信用體系建設、提高稅務征管技術和手段,完善出臺稅收管理制度、加強對稅收違法犯罪的打擊。
最重要的是,稅務監管手段在朝著精準化、高效化、數智化、信息化方向發展。
稅務監管系統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海量數據進行分析和挖掘,進一步提高數據利用率和價值,從而有效應用于征稅、風險管理等領域,提高工作效率和準確性,滿足稅收征管和服務的需要。
例如資金回流總是和虛開案件緊密聯系,早期稽查人員在辨識資金流向時,主要依靠人工手段對電子數據進行分析,費時費力。
據了解,國家稅務總局駐上海特派員辦事處稅務人員專門研發了一個“資金分析系統”。該系統從數據匹配性入手,運用算法追蹤資金流向。只需導入企業資金數據,系統會自動追查發票數據,輔助以人工分析,就能發現有問題的企業和個人。目前,該系統已被多個稽查部門應用。
此外,稅務部門還借助了公安部門的“資金流穿透技術”,同時加強與中國人民銀行反洗錢中心、銀保監會、各商業銀行等相關部門的數據交換,建立了銀行查詢協作平臺。
遇到涉及稅收違法案件,通過多部門的協作溝通,稅務稽查人員就能夠檢查開票企業之間的資金往來,是否合法合理,判定其是否存在資金回流。
企業賬戶中多進多出、循環轉賬、集中大額支付等行為,這些都是具有明顯資金回流特征的業務往來。稅務局通過對這些行為的風險預警,事中監控以及事后追蹤,能夠快速扼殺部分企業的虛開行為。
時代變了,環境變了,企業也需要改變現狀。摒棄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積極擁抱財稅合規,盡快融入稅收監管新形勢,才能做到真正高枕無憂。
很多企業還不懂財務合規,或不知道從哪一步開始。甚至很多老板對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和稅務風險都不清楚。
那么,究竟什么是財稅合規?或者說,財務和稅收應該遵守哪些規則?
財稅合規是企業在財務和稅務方面必須遵守的法律法規和規范。它是企業經營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稅收、資金、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和法律等方面。
所以,企業的財稅合規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
企業需要按照會計準則和財務報告要求記賬、編制財務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等,提供真實、準確、完善的財務信息,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
企業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確保資金來源合法、流向合規,確保資金的合法性、安全性、穩定性,避免違法違規行為帶來的法律風險和聲譽受損。
包括納稅申報、繳納稅款、合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等方面。稅法和稅收優惠政策的不斷變化更新,因此,企業要關注稅收法律法規的變化,及時了解稅收優惠政策的內容和適用范圍,并合理利用這些政策來降低稅負。
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的制度、流程、制度執行情況和內部監督機制等。它可以確保企業的財務和業務活動的合法性、合規性、規范性和效率性。
簡單來說,就是企業的“賬錢稅控”。長貝咨詢劉國東老師說,做好賬、管好錢、交好稅、做好管控,就是判斷一個企業財務體系是否健全的重要標準。
很多中小企業并沒有健全的財稅體系,財力物力都有所欠缺,要在財稅合規前提下降低風險,提升經營利潤進行整體規劃,是對企業財稅人才知識的考驗。
如果企業并沒有專業的財務老師進行判斷和解決財稅問題,歡迎向我們長貝咨詢專業老師咨詢!(可撥打“石經理:177 1180 2647”咨詢)
管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木桶原理”:用一個木桶裝水,如果組成木桶的木板參差不齊,那么它能盛多少水是由最短的這個木板決定的。
如果把企業當作一只木桶,企業的研發、生產、質量、技術、市場、銷售、信息組成了一個木桶,制約企業發展的短板會是什么?
現在很多企業老板是技術或業務出身,企業的財稅合規與內控管理的思維和知識都比較匱乏,這就是我們的短板。
對老板而言,我們要做的是重視、建立財稅合規經營的思維,從而推動公司財務、業務的合規經營,去補足和加高這塊短板,讓企業發展更好。
創業者要注重長期利益,不要為了降低管理成本,就不考慮組織架構及權責分配。
大公司財務分工比較清晰。小公司沒有那么多人,崗位設置就比較混亂,一人身兼數職,什么都能干。
我們常會看到財務人員把錢轉走,或者銷售人員飛單,帶走客戶資料或公司重要資產等新聞出現在媒體上,而這些都是企業的內控出現問題。
具體來說,創業公司的財務內控制度,可以先從收款和付款入手。
圍繞著這兩塊內容,分別做一套收款和付款的流程與規范。通過梳理公司的業務性質,確定如何收款,如何付款,有哪些風險。
這套流程和規范不是給財會人員看的,而是給業務人員作參考的。他們了解這個規范后,就知道如何跟客戶談判。所以,這套規范要簡單明了,容易理解。
再做一些延伸的內控規范,在結合自身企業實際的情況下,設計制定出財務管理的一個框架規劃,比如發票管理、資金管理、報銷管理等。
首先,企業的收支都要盡量地去保持四流一致,哪四流——資金流、發票流、合同流、物流。
其次,要保證企業的賬務準確清楚,及時去核對賬、檢查賬務、報表上的一些數據是否有問題,在以上基礎上還需要注意財務檔案的管理以及企業財產保護。
再者,企業可以建立財產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財產記錄、實物保管、定期盤點、賬實核對等措施,確保財產安全。明確不同類型的財產誰來統一登記管理,誰來領用,誰來使用,日常維護誰來負責?
最后一點很重要,老板要建立依法納稅的意識,重點要關注的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附加稅費、個人所得稅。如果老板沒有財稅合規意識,甚至要求財務人員偷工減料,那企業就走不長遠。
除了以上幾點內容需要注意的重點外,企業老板還要特別關注財會人員的管控,比如離職時的交接。
有的企業碰到這種情況,就臨時指派一位相關人員來兼任,但事實上,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稍有不當,可能會造成企業財務數據缺失或者無從查起,給企業帶來風險。
后面接替的人員也要花很長時間來熟悉情況,重新摸索工作方法。
建議有關企業所有財務信息整理歸檔,并且準備詳細地交接清單和情況說明,以備后續工作的銜接和前面數據的完整。
另外,對財務人員的招聘也要做好審核把關,最好做個背調。財務是一個企業的命脈,老板肯定要把企業的生死大權交到安全放心的人手上。
不少新聞都有報道過財務威脅老板、抽空公司資金的案例,這種事老板一定要避免。
財稅合規、規范經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強制規范時代,企業要盡早完成合規改革,第一步先從老板樹立財稅合規意識、學習財稅知識開始。
格局決定結局,你站得多高,你就看得多廣,走得多遠。老板學習財稅知識體系,降低經營風險,提高企業利潤,歡迎走進長貝咨詢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