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公司“公轉私”一直以來都是很多創業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同樣是稅務稽查的重點。一不小心就會踩雷,給自己和企業招來麻煩。
稅務稽查的重點“公轉私”!都有哪些風險?
大部分經營者認為:“公司是我開的,錢是企業的,所以企業的錢就是我的錢,拿自己的錢不用交稅。”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就很危險了!你要知道公司除了老板和老板娘,國家可是作為你公司不記名的股東,占股40%!
舉個例子:公司賺了錢,交完增值稅,刨掉了成本費用后,還有利潤1000萬。這1000萬的利潤,股東想拿走,得先交25%的企業所得稅,也就是250萬;再交20%的分紅個稅,也就是150萬,合計400萬,最后到手只有600萬。也就是說:公司雖然是你的,但卻不是你個人的小金庫。
一、經營者頻繁從公司拿錢的風險!
你作為經營者,總從公司拿錢,但卻不還會有什么風險?
1、偷稅漏稅風險:沒有相對應的發票證明是用于公司經營,更沒有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把錢還回公司的話,這就有偷稅漏稅的嫌疑,一旦被查,除了補繳稅款,還會有0.5-5倍的罰款和萬分之五的滯納金
2、挪用資金罪(刑法第272條):股東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將公司資金挪作他用,有可能構成挪用資金罪
3、職務侵占罪(刑法第271條):股東利用自己職務上的便利,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侵占公司的財產,有可能構成職務侵占罪
二、這9種方法可以合法公轉私!
正常情況,企業的收入和支出都應該用對公賬戶結算,但以下9種方法可以合法公轉私:
1、發工資
(1)工資
公司每月將工資通過公戶打到員工的個人卡上,按3%~45%的7級累進稅率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股東也可以每月固定在公司領工資。
(2)年終獎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全年一次性獎金可以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計算個人所得稅,合理利用年終獎政策還能適當降低稅費。
舉例:假設經營者每月1.8萬,年終獎14.4萬,全年收入合計36萬,在扣除社保、公積金后,全年大概交2萬多的個稅,到手33萬多。對比20%的分紅個稅,整整省了將近5萬多!
2、發票報銷
通過備用金轉到個人賬戶,500元以下小額零星支出不需要發票,憑收據即可報銷,500以上的開支根據發票實報實銷。
差旅費:交通、住宿、餐費等
辦公費:按明細開具
修理費:如電腦、辦公室等維修
咨詢費:財務、法律以及其他商務咨詢等
業務招待:如銷售人員請客戶吃飯
福利費:如員工下午茶、水果等
3、個人的房產、車出租給公司
舉例:假設你名下在深圳有一套的房產出租給公司辦公使用,作為房東,你是可以和公司收租金的。個人出租房產涉及增值稅及附加稅費、個人所得稅、房產稅等,根據其房產的類型,租金的高低適用相關優惠政策。假設你月租金不超過15萬,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那么你只需要繳納2%的房產稅和0.5%的個人所得稅,合計2.5%的稅負!
4、把個人的車賣給公司
經營者把車低于原價賣給公司,雙方只需繳納萬分之五的印花稅,不需要繳納個稅。
舉例:王老板有一輛買了2年價值120萬的奧迪,有一天,公司基于經營需要買車,王老板把這車以100萬賣給了自己的公司,公司給老板轉款100萬,這筆錢只需要繳納印花稅=100萬*0.5‰*2=1000元。
需要注意的是:這車后期要用于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如果車過戶了,還是經營者一個人用,賣車的合理性就會被稅務機關質疑;再者由于經營者與公司之間存在關聯關系,因此賣車價格一定要公允。
5、稅后利潤給股東分紅
公司將對公賬戶上稅后利潤以分紅的形式打給股東個人,并代扣代繳20%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個稅。
6、借款
這里可以分為兩種情況:
1、股東基于經營需要私人借錢給公司,備注借款,公司賺錢之后,把錢還給股東;
2、個人基于資金周轉需要向公司借錢,在每年的12月31日還回公司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再次向公司借錢。
7、和個人合作的勞務報酬
公司基于業務發展需要,招聘兼職人員,項目完成后,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勞務報酬給兼職人員,并按20%-40%的3級累進稅率幫他們代扣代繳個稅。
8、支付違約賠償金
這里的違約分為經濟合同違約和勞務合同違約:
(1)經濟合同違約:公司和個人合作,沒有按照約定履行合同義務,給個人造成損失,所支付的賠償違約金,目前稅法上難以界定交稅類目,但部分稅局在答復時,會建議個人按照20%的“偶然所得”繳納個人所得稅。
(2)勞動合同違約金:公司無故提前和個人解除勞動合同支付補償金,給員工支付的一次性離職補償金,在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3倍以內的部分,免征個人所得稅;超過3倍數額的部分,不并入當年綜合所得,單獨適用綜合所得稅率表,計算納稅。
9、個體戶稅后所得
成立個體工商戶開展業務,因為個體工商戶沒有企業所得稅,只需要繳納增值稅和個人生產經營所得稅,完稅之后就可以合法提現到法定經營者的個人賬戶。
三、警惕公轉私的2種錯誤行為!
1、長期通過備用金提現到法人卡上
請注意:備用金≠不交稅哦!正常差旅費、零星采購等公司經營的備用金是沒有問題,一般就是估計個金額預支,根據實際核銷,多退少補。但假設這錢你是給個人用,需要在每年的12月31日之前還回公司賬上,否則一旦被稅局認定為分紅,則需要補繳20%分紅個稅。
2、買發票套現
買發票,看似你只是承擔了1、2個稅點的錢,但其實無形之中給企業和個人都埋了雷,你要知道虛開發票5萬起跳,250萬或判無期!這幾年被國家公告出來虛開的企業不勝枚舉,運用大數據,國家基本已經實現了以數控稅。
再次提醒各位老板們:公轉私雖然是允許的,但一定要用對上述的方法,千萬別再把企業的錢,當成你自己的錢啦!今天90%的創業者因為“公私”不分,硬生生把有限責任變成了無限責任,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