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跨境電商涉稅風險不可忽視,公司應該如何自糾自查稅務風險?伴隨著稅務稽查大數據技術的到來,在稅務、工商、銀行、房管、證券、社保等相關部門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公司的日常運營管理過程就像一個透明體,違規成本費用也越來越高。
做跨境電商的一定都聽過“財稅合規”這個詞,因為與傳統行業不同,跨境電商賣家相對更加透明。一方面,電商公司的業績可以在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上追溯。另一方面,電商的代收代付也在互聯網電商平臺上留下痕跡。因此,做到財稅合規才是當代跨境電商賣家的必然選擇。
那你知道跨境電商的哪些行為是有風險的?我們應該如何取規避風險?下面我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一、買單報關出口
有很多跨境電商賣家由于沒有采購發票及出口資質,便沒有通過自有公司報關出口,而是用貨代或者是物流商買單報關出口,但買單報關是違法行為,其違法性主要表現在走私、避稅和外匯這些方面。
再者,報關行以及貨代公司為您提供買單報關服務的同時,可能也在進行配票配貨的虛假出口業務,如果您的貨物被拿去騙稅,那您可能在無形中被牽涉到,可能面臨嚴重的騙稅刑事責任風險:
以假報出口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國家出口退稅款,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騙取稅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
二、收匯到私人帳戶隱匿收入避稅
目前部分跨境電商為了躲避高額稅負,通過三方支付平臺機構收匯到境內私人帳戶,規避所得稅。這種行為屬于典型的偷漏稅行為,未來會面臨很大的稅務風險,且私人帳戶頻繁交易或者有大額交易,會被銀行列入重點監控對象,資金賬戶也有可能會被銀行凍結。
也就是說,收匯到個人帳戶,不僅可能會被銀行凍結資金,且會存在巨大的稅務風險,真的是得不償失啊。
未稅收入直接轉到私人帳戶,如果被稅局認定為個人收入,按綜合所得去納稅,稅率最高為45%,稅負極高!如果是正規收匯到企業對公戶,還可以享受小微企業稅收優惠。
三、通過私戶發放職工工資、獎金等
公司作為扣繳義務人,未履行代扣代繳員工個稅義務的,存在著不小的稅務風險。
如果企業被稅局核查到未代扣代繳稅款,按照《稅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條規定,扣繳義務人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由稅務機關向納稅人追繳稅款,對扣繳義務人處應扣未扣、應收未收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雖然納稅義務人是員工,稅務機關是向取得收入的個人納稅人追繳稅款,但企業作為扣繳義務人,沒有履行義務,也會被處以罰款。
最近這幾年,國稅局打擊偷稅漏稅的行動極大,誰知道哪天會不會就輪到了跨境電商呢?
大數據技術,企業經營尤其是電商企業經營會留下大量的數據信息,跨境電商賣家的經營狀況在線上就可以查證。稅務部門只需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開展調查,直接對相關店鋪進行取證,就可以形成一條完整的證據鏈。
稅務稽查風口上,唯有合規經營才能使企業健康發展。中國是有嚴格外匯管制的國家,企業在“走出去”時也請務必合理合規合法的運作,尋求專業機構協助將會更加省時省心,也可以避免走彎路。如果你有相關問題,歡迎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