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許多財務會計應該都經(jīng)歷過企業(yè)老總或者股東想從企業(yè)轉錢自己用的情形,但對于財會人員來說,碰到這種情況可太倒霉了點,因為股東從企業(yè)轉錢這種行為,不但會產生公轉私的風險性,在處理的時候有可能還會有高額的稅收。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股東從企業(yè)轉錢可以通過哪些辦法處理。
最常見的一種方法,就是直接以股東分紅的方式將錢轉給股東。
但是這種方法的弊端就是需要繳納高額的稅收,股東獲得分紅之后需要繳納兩種稅收,一個是企業(yè)所得稅,一個是股東獲得分紅之后的股息、紅利所得的個稅。
企業(yè)所得稅的稅率是25%,個人所得稅是20%,假設股東從企業(yè)拿走了100萬,需要繳納的稅收如下:企業(yè)所得稅100萬*25%=25萬;股東需要繳納的個稅是(100萬-25萬)*20%=15萬。
這樣算下來,股東繳完稅最多只能拿到60萬,對于股東來說,通過分紅方式拿到的錢,之后需要繳納的稅收就足夠自己肉痛了。
第二種方法是以工資或者勞務費的形式發(fā)放。
這種方法也是股東從企業(yè)提錢的一個常見方式,這一方法比第一種方法繳納的稅收確實少一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股東如果想以這種方式提現(xiàn)的話,需要達到一定的要求。
比如說,股東起碼得和公司建立勞動關系,遵守公司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做到按時上班等等基本要求才可以領取公司發(fā)放的工資。
而且如果是公司發(fā)工資給股東的話,公司還需要為股東繳納社保和住房公積金,這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
第三種方法為股東直接以借款的名義提出需要的資金,簡單來說也就是股東向公司借錢。
股東向公司借錢這一方式可以解決股東向公司取錢的目的,不僅不需要繳納稅收還不需要多余的步驟,但是這一方式也是有風險的。
第一個風險就是股東向公司借錢需要符合相關流程,包括股東借錢的用途去向,股東什么時候還錢,如果不符合流程規(guī)定的話,公司盲目借錢給股東就有做假賬的風險性,稅務局有可能會對此進行稅務稽查。
還有一個風險就是,既然股東是以借錢的名義向公司拿錢,那自然就是需要還的。如果股東沒有在約定的時間內還錢的話,這筆借出去的錢就會被視為是分紅,到那時股東就需要按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繳納個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