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許多企業當遇到稅務稽查時經常是一臉懵逼,認為很委屈,不知為什么就讓稅務稽查給盯上了。
實際上,最近幾年稅務機關不僅大力推行結構性減稅、支持創業創新,也在進一步加大對稅收違法的監管力度,維護稅收環境的公平公正,改善營商環境。
你遇到稅務稽查,通常是這幾種原因:
1、企業經營存在貓膩
一部分企業經營者抱有僥幸心理,認為偷、逃、騙稅有利可圖,只要藏得好,就不會被稅務機關發現。實際上現在的稅務稽查依托的是信息化手段,國地稅、工商、銀行等部門信息共享,公安、檢察、審計等相關部門發現線索也會向稅務稽查部門移交,所以只要企業經營不規范,就很容易會被稅務稽查盯上。
2、你被舉報了
舉報是稅務稽查的重要案件來源之一。如果檢舉內容詳細、稅收違法線索清楚的,稅務機關就會進行查處。
3、你被抽中了
2015年,國家稅務總局出臺了《推進稅務稽查隨機抽查實施方案》,所有待查對象,除線索明顯涉嫌偷逃騙抗稅和虛開發票等稅收違法直接立案查處的外,均須通過搖號等方式,從稅務稽查對象分類名錄庫和稅務稽查異常對象名錄庫中隨機抽取。所以,你遇到稅務稽查,也可能是因為你被抽中了。
稅務稽查一般查什么?
根據《稅收征管法》,稅務稽查被賦予的執法權力有查賬權、場地檢查權、責成提供資料權、詢問權、查證權、檢查存款賬戶權、稅收保全措施權、稅收強制執行措施權等。
在實施檢查時,稅務機關檢查人員一般2人一組,會向被查對象出示稅務檢查證和《稅務檢查通知書》。檢查人員會通過實地檢查、詢問、調取賬簿資料、提取證據原件、調研空白發票、調取發票原件、檢查電子信息系統、檢查存款賬戶、儲蓄存款等方式開展檢查。需要注意的是:
1、稅務稽查會涉及到企業重要的財務、稅務信息與資料,企業需要提供檢查所屬年度的相關財務、稅務資料,例如賬冊、憑證、合同等。
2、隨著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推進,大多數企業現在都采用電子財務軟件記賬,企業財務人員常有疑惑,采用信息化記賬后,企業總賬、明細賬等,還需要打印輸出嗎?按照相關規定,除了一些特殊情況外,企業還是要將賬冊,憑證等紙質輸出并裝訂成冊。檢查人員同時也會采集并復制企業的電子涉稅經營財務數據資料。
3、如果企業的涉稅問題比較重大,并跨越年度,檢查人員也會調閱相關年度的涉稅資料。
那如果你一旦被稅務稽查,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一、自查企業存在問題的嚴重性
稅務稽查不會平白無故到你企業去,所以肯定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問題。在稽查員到來之前,企業要自查3-5年內的賬務,把所有不規范的行為,按嚴重性羅列出來。一定要做到心里有底,才能知道如何跟稽查員打交道。(建議這項工作,企業平時就做,不要等著收到稽查通知書再做。)
二、法律形式要合規
稽查不同于自查,只要做出處理決定,必須要有一系列證據支撐,法律形式的合規可以規避很多風險,在以后檢查定性時也會比較有利。比如關聯交易還是盡可能找中介做個評估之類的。另外還有私企基本都會存在的私人費用進公司,不要在摘要里傻傻的寫上:李總家寬帶費、王總家物管費等、收私賬等等。
三、配合稽查不要抗拒
很多稅務稽查是聯合經偵一同進行的,所有千萬不要對抗,比如隱藏、銷毀會計資料、相互通信等。否則,如果公安機關對于企業負責人或財務等相關人員采取刑事拘留,企業后面應對就會非常被動!
四、不要相信任何“關系”
病急亂投醫,這個階段騙子最容易趁虛而入。不想相信任何人所謂花點錢了事的言論,都是為了騙錢。如果你真的覺得自己特別神通廣大,不如去打聽打聽,是什么原因引來的稅務稽查。是專項檢查、舉報案件、社會公共信息、還是上級交辦,不同情況還是有區別的。如果是被人舉報,稅務局也會承擔社會監督的壓力,需要給舉報人一個交代,所以這種情況就更不要想著人情關系了,絕對沒有用,沒人敢擔這個風險。
五、不卑不亢、爭取權利
首先稅務稽查也是要講程序的,面對稅務稽查不能以對抗的心態,但也無需唯唯諾諾、低三下四。該爭取的權利一定要爭取,有特殊原因也可以直接說明,在稅務稽查自由裁量范圍內的可以討價還價。
最后,還是要提醒大家,隨著金稅四期新系統的不斷更新壯大,稅收違法將無所遁形。企業一定要不斷加強納稅遵從,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合法合規經營,才能長遠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