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提及稅務稽查,會計人員就心慌焦慮擔心,稅務稽查極有可能會翻出來會計人員的不少問題,倘若有上不得臺面的地方,還很容易就被揪起來。那這個令人提心吊膽的稅務稽查,究竟會從哪些方面著手呢?為大家整理了6點,供大家參考自查:
01私立明細賬戶
雖然企業會計制度對一部分明細帳戶的命名有了清晰的規定,但有一部分明細帳戶是交給公司按照自身的需求來開設。而有一些財務會計會借助這些私立的明細賬戶偷稅漏稅罪。
比如
在應收款或是應付賬款的賬務處理下,開設一個明細賬戶,用于隱藏許多涉稅的收入。而稅務稽查工作人員會利用對資金凈流入流出的深入分析,找到這個賬戶的資金跟公司的企業經營范圍無關,進而被查出來。
這類方法通常會出現許多明顯的特征,比如會出現許多意義不明的賬戶名稱,如管理費用的明細賬戶中竟然有一項其他,公司的許多資金出入、甚至往來款項都利用這個明細帳戶。不被稅務局揪起來才怪。
還有許多聰明點的,會利用多個賬務處理下的明細帳戶來做這件事,最后轉去一個少繳或免征稅款的科目逃稅,但最終還是會被找到的。
02憑據露出馬腳
看到過今稅文章的小伙伴都知道,會計記賬憑證是要清晰注明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內容的。若故意填錯、填得模糊不清甚至不填,便會引發稅務稽查工作人員的懷疑。
比如
將主營業務的產品銷售收入寫成了出售副產品、邊角料、加工收入、廢品收入等較少繳稅的項目。或是沒寫清晰經濟業務的內容,會讓稅務稽查懷疑,這筆款項是否有偷漏稅款呢?
稅務稽查
而在現實工作中之中,會出現一小部分開支沒辦法獲取專業的發票,也只能用收條等憑據入賬。這時候要保證證據鏈充足,生產了多少產品,會產生多少材料廢料,誰用什么價格回收這些廢料等等;生產過程中機器會出現多少次故障,由什么人花多少錢來修理,過程中耗費了多少零配件等等。清晰合理的證明憑據,就不用怕稅務來查。
03分錄合并處理
賬務處理嚴格按照來說是不能合并的,但現實中確實會出現財務會計為了簡化手續和降低工作量,對原始憑證匯總后再做分錄。但怎么做分錄也不能把關鍵的信息省掉來逃稅。
比如
賣掉原材料這個經濟活動,分錄上應該記為: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公司業務收入
應交稅費增值稅(銷項)
還有結轉成本
借:其他業務成本
貸:原材料
而不能直接就:
借:銀行存款
貸:原材料
這就成了明目張膽的逃稅了。同樣的還有賣了產品然后買了機器,就直接借固定資產,貸產成品,這類稅務肯定也會查出來的!
04金額急劇變化
這就類似于偵探的查案的思維了。若進出的資金流發生了許多看起來難以置信的急劇變化,而最終會導致需要繳交的稅收降低,稅務稽查的時候也會高度注意。
比如
(1)突然之間出現了大量現金的提現【除去發工資等原因】
(2)短期內不時出現與相同的單位發生相同金額的收付行為
(3)紅字賬目。
(4)突然某個科目的金額大幅度增加或是降低。
這些金額的急劇變化,都會引發稅務稽查的警惕。
05錯賬漏賬問題
很多看起來是會計人員無意間的小失誤,也很有可能蘊含著偷稅漏稅!
比如
上期借方余額本來是8萬的,而應交增值稅則是待扣的狀態,但到了本期,期初余額竟然突然變成了80萬。就算不是會計人員的有意為之,這一錯賬,最終還是會影響應納稅所得額,最終影響應繳稅款。
發票
而許多錯漏賬還會被財務會計或是公司借助,抽出賬外資產。因此這些錯漏賬也會被盯上。
06年末余額造假
會計人員年末忙,就是年末要做的事情真的很多而且很重要,年末的余額也往往是偷逃稅發生的地方。
比如
(1)損益類賬戶年末應該要轉入本年的利潤,卻沒有轉。
(2)債券類賬戶余額出現在貸方,且數額越來越大,是否是隱匿的收入呢?
(3)利潤恰好是整數,會不會是拼湊出來的呢?
(4)存貨類的數量與余額對不上,一邊是0另一邊卻不是0等。
年末余額中很可能隱藏著偷漏稅的線索,稅務稽查肯定會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