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個體戶,也就是常說的個體工商戶,主要以單個自然人或是家庭為單位,依規依法核準注冊登記,從事工商生產經營活動。在規定經營范圍內,充分享有自主經營權利,能夠起字號、刻圖章、在銀行開設對公賬戶等。
并且,在一些稅收園區新辦的個體工商戶,因為缺乏足夠的建賬能力、財務資料殘缺不全,很難核定征收;能夠由當地稅務局依規依法核定其納稅額,享受個人經營所得稅核定征收的相關政策(綜合稅負0.6%-1.2%)。
個體工商戶因為其性質特殊,只需繳納個人經營所得稅、增值稅和附加稅,是沒有25%企業所得稅和20%的分紅個稅;目前,開增值稅普票,還能夠享受免征增值稅、附加稅的優惠。
另外,個體工商戶的稅后利潤,能直接提到投資者的私戶,不需要再二次繳費。也就是說,個體工商戶的綜合稅負是相當低,并且沒有公轉私的風險。
那么,個體工商戶在享受核定征收時,有哪些事項是需要注意的?為什么稅務稽查總有你?
1、業務是否屬實,發票和實際業務是不是匹配
稅務對于發票背后的實質性關注,遠遠大于發票本身,如果三流都不一致(即資金、合同、發票流),那么必查。
2、人員與實際業務規模,是不是匹配
如個體工商戶參與經營活動的就1-2個人,卻有上千萬的流水,所以不管是否業務真實、有實質性納稅,也會引起稅務的重點關注。
3、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范圍太廣泛
并不是經營范圍越多越好,殊不知,風險也是越來越大;尤其是個體工商戶的主要經營項目排在后面,造成稅務系統核定行業有誤,導致數據異常招來懷疑。
4、老板“公私不分”,稅后利潤隨意轉移
個體工商戶的稅后利潤是可以直接提到老板私卡的;但如果直接把公戶上的錢隨意轉給其他個人賬戶,在大數據共享下,這也是容易引起稅務的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