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最近,有的小規模納稅人就收到了稅局的風險性提醒:小規模納稅人有銷無進,不能提供任何的進項票!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小規模納稅人有銷項票無進項票的詳細風險是什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許多財務會計存在一個這樣的誤區,覺得自己屬于小規模納稅人,不會有增值稅抵扣,因此進貨就可以不用取得進貨發票,是錯誤的!
小規模納稅人只有銷項無進項有非常大的涉稅風險,一不小心很可能成為稅局重點稽查對象。
1、涉嫌虛開發票
2022年4月1日到年底,小規模納稅人普通發票3%征收率免征增值稅,而且之前小規模納稅人可以享受月銷售額15萬或季度銷售額45萬免征增值稅,所以,很多人為了鉆這個空子,注冊多個小規模納稅人,沒有業務,只開票用。因此,小規模納稅人只有銷項無進項一直是稅局稽查重點。
對于真實經營的小規模來說,一定要及時索要發票,否則,可能存在涉嫌虛開發票,被稅局盯上。
2、不能稅前扣除的風險性
雖說小規模納稅人不涉及增值稅抵扣問題,但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8年第28號文規定,公司沒有取得進項票,其相關的成本費用是不能稅前扣除的。這對公司來說無疑是增加了運營成本。
3、可能面臨罰款
公司經營活動中如果不依法取得發票,按發票管理辦法可能會有面臨罰款的風險。
4、自身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從公司的角度來說,如果進貨沒有取得發票或合規憑證,后期貨物出現質量問題,能不能得到保障,對企業來說也是一大風險。
小微企業涉稅風險點
1、開票額正好在免征額臨界點
現小規模納稅人免征額調高到月15萬元或季度45萬元,而且從今年4月1日開始到今年年底,小規模納稅人普通發票3%征收率免征增值稅,有很多小規模納稅人開票額就隨著免征額臨界點浮動,之前是季度27萬元-30萬元之間,現在季度40萬元-45萬元之間,或者是開具免稅普通發票連續12個月控制在500萬之內,這樣不想引起稅局的注意都難。
2、存在大量作廢發票或作廢發票異常
公司存在大量的作廢發票或開票金額快達到免征額臨界點時,出現作廢發票現象,這些都會被稅局稽查的!
3、超標強制轉為一般納稅人
有很多財務會計認為,小規模的標準是年500萬元以下,只要1-12月累計開票額控制在500萬元以內就沒問題,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政策中說的年銷售額,指的是連續不超過12個月或四個季度的銷售額,并不是我們理解的1-12月。
4、一址多戶開具發票
在同一地址注冊多家小規模納稅人來開具發票,同一IP地址對外開具發票等等。
5、短時間內開票異常
有一些剛成立的小規模納稅人,短時間內開具大量發票,且法人或負責人年齡偏大或戶籍不在本地等等。
6、個體戶不記賬
稅局明確:達到建賬標準的個體戶需要記賬;達不到建賬標準的個體戶,需建立收支憑證粘貼簿、進貨銷貨登記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