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中小企業的企業財務報表綜合性反映出中小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是投資人、債權人、管理人員、政府監察機關了解企業經營情況的一個重要信息來源。
作為監管部門的稅務局,恰恰是通過這一信息了解公司是不是如實繳納稅款,存不存在涉稅風險。
01、從企業財務報表的一個重要科目異常進行分析
應收賬款科目余額巨大且長期掛賬,這是個危險的信號,非常容易讓人懷疑公司存不存在虛增收入或對外虛開發票。
當然,稅務局不會僅據此就認定公司存在虛開發票、虛增收入,而是會進一步核實企業內部數據,包括完稅憑證、應收賬款的函證、銀行詢證函、合同、往期申報表、關聯方及上下游供應商風險排查,分析應收賬款賬齡,約談相關人員。
資產負債表中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巨大,且長期掛賬為股東,有什么涉稅風險?
根據《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規范個人投資者個人所得稅征收管理的通知》(財稅〔2003〕158號)規定:
納稅年度內個人投資者從其投資企業(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除外)借款,在該納稅年度終了后既不歸還,又未用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其未歸還的借款可視為企業對個人投資者的紅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也就是說股東從公司借款超過一年又未用于生產經營,稅務局可對股東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適應20%稅率征收個人所得稅。
因此,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巨大,且長期掛賬為股東,會引起稅務局注意清查個人所得稅。
其他應收款為負數是不是就沒問題?這也未必,其他應收款為負數,公司可能存在隱匿收入的問題。
所以,其他應收款科目余額巨大或為負數都是不正常的財務指標,公司要盡可能避免。
02、從稅稅之間進行比較分析
有這樣一種情況,公司繳納契稅后,下期申報的土地使用稅應稅面積,與上一期無變化,那我們是通過稅稅之間進行比較,發現可能存在新增土地未按規定繳納土地使用稅的問題。
當然,從企業財務報表看公司涉稅風險點遠不止與此,尤其是金稅系統迭代升級后,中小企業的每一項數據和軌跡都詳細記錄于后臺系統及數據庫中,公司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唯有真實,事前籌劃,才能經得起核驗。
03、從表表之間的結合進行比較分析
我們都知道財務報表分析能通過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獲得許多信息,涉稅風險點也是一樣。
也可以從現金流量表“采購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項目金額和資產負債表中的存貨、應付、預付項目的增減變化金額,可以推算中小企業的主營業務成本。
若明顯小于利潤表中主營業務成本金額,就會引起稅務局關注,看看公司存不存在虛列成本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