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從即日起,接收到發票一定要做好這3項檢查!為防止取得虛開的涉稅風險,建議財務人把好這三關:
1.交易前:識別可疑供應商
在交易前通過對交易對方的稅務登記信息、企業規模、公司資質及相關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一旦發現供貨企業刻意回避或者存在發票開具問題時,可疑的供貨商有哪些特征?
企業應該怎么樣防止虛開風險?防止虛開風險的3個重點方向!圖1
(1)刻意回避或者存在發票開具問題
(2)開票時單位與供貨單位名稱不一致
(3)購進與銷售貨物名稱不一致
(4)發票開具金額多是頂格開具
(5)登記信息雷同,企業法人、財務人員、辦稅人員多為同一人
(6)多次被稅局處罰,卷入多起法律糾紛中
如果交易時發現有以上特征,應當引起警惕,做進一步的確認,可以要求供貨企業提供有關的證明材料(如稅務登記證件、發票領購薄等)。
2.交易時:確保各環節手續完整
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應將證明發票流、物流和資金流“三流一致”的資料留存備查。
一是“資金流”方面。盡量通過銀行對公賬戶將貨款劃撥到交易對方的銀行賬戶內,并留存銀行轉賬回單。如果對方提供的銀行賬戶與發票上注明的信息不符,應當引起警惕,暫緩付款,對購貨業務進行進一步審查。
二是“貨物流”方面。盡量通過正規渠道運輸貨物,比如物流公司、快遞公司,取得正式的物流托運單或者快遞單,方便作為貨物流環節的第三方證明材料。如果無法取得正規運輸憑證,需保留完整、清晰的貨物運輸過程中的交接環節憑證,比如提貨單、出庫單、驗貨單等,并嚴格要求交接貨雙方簽字蓋章。
三是“發票流”方面。仔細比對發票信息,公司名稱、稅號、貨物名稱、規格、數量、金額、銀行賬號、發票專用章等信息一一比對。尤其是對新供貨企業或者臨時供貨企業(包括網店),更應作重點審查。
取得增值稅發票后,應仔細核對發票內容,包括貨物內容、開票單位和匯款賬戶等信息,是否與業務實際發生情況與實際銷售單位相符,如有異常,應暫緩付款,對取得的專用發票暫緩抵扣,并做進一步核實。及時查驗發票的真實有效性,可通過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或主管稅務機關的官方網站查詢真偽。
3.交易后:保留證據避免損失
在購買貨物或勞務時要注意取得和保存有關證據,一旦因對方故意隱瞞有關銷售和開票的真實情況,惡意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給自身造成了經濟損失,可以依法向對方追償由于提供虛開而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