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1-6878 8887
納稅是每一個企業應盡的義務。當企業達到一個規模,業務也會變得更復雜、員工增加讓協調溝通更頻繁,這難免讓公司稅務越來越繁雜,風險性也會跟著呈現一定程度的增長,稅收遵從成本在上升。如何扼制不斷增漲的稅收成本,構建稅務安全盾,公司稅務健康體檢為行之有效的手段。這一手段,不管是公司內部主動發起,還是外部檢查被動開展,早已成為不可缺少的例行公事。
那么公司稅務體檢主要關注哪些事項呢?
要找出稅務中高風險事項。這些風險性事項具有鮮明的特點:
1、人為故意采取某些方法以達到少繳稅的目的。
所謂的方法,某些專業機構營銷推薦為財稅籌劃,稅務監管往往認為是故意偷逃稅。當然目前稅制并不完善,征管方法有待改進,現狀下并不可能發現所有的違反稅法的行為。但當企業經營一直持續,經營模式多涉及現金交易,取得發票來源與資金流往往不一致,當累積風險性很高時,在大數據稅收征管模型中會越來越容易被識別出來。因此風險性不應等到成為危險時去處理,而應當將風險性當作一種機會去處理,那么以控制、降低、轉移風險為目的去調整經營模式,企業可能更容易適應市場。
2、開展新業務、新技術、新營銷活動,往往伴隨著新的業務流程,同時稅務風險也會一路跟隨而來。
這種風險性一般也是人為,因為所謂的新,是相對員工的經驗、行業習慣、競爭對手的商業模式而言無可借鑒之處,許多政策、經驗是否適用,能否被稅務機關認可,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要解決這類新問題帶來的風險,應明確是否具有合理商業目的,底層基礎業務是否真實存在,計價是否公允,適用稅種與稅收征管方式是否與經營內容相匹配。
其次,要及時響應稅務機關的關注。這些關注通常有:
1、行業稅收風險。
企業有些風險是與生而來的,屬于整個行業的痛點,如金融行業一般納稅人應納增值稅稅負率與營業稅相比長期來看是略有增加的?;鶎佣悇諜C關并不關注企業增加了稅負,可能更關注非銀行類金融企業有沒有通過非常規方法人為降低稅負,如以通道名義銷售理財產品,當存在收益保障承諾時,實際是將高凈值人士的存款直接放貸給企業,致使部分利息納稅義務處于不明確狀態。
2、大企業風險性檢查。
稅務機關中稅收大數據與風險管理局組織千戶集團稅收風險應對,大多稅收疑點都是風險模型推算出來的,一般需要企業自查釋疑。企業如果重視程度不夠,無法合理解釋,通常稅務人員會要求進一步補充解釋,直到最終能夠合理解釋,或者自查補稅為止,否則一旦稅務機關發現有明顯的涉嫌稅收違法行為,將可能移交稅務稽查局,由風險應對程序轉為稅務稽查程序。
3、重大稅案通報。
稅務機關每年以新聞發布的方式公布重大稅案,一方面引起公眾關注稅收,做到以案說法的納稅遵從宣傳,另一方面也宣示這些稅案的一些違法行為國家機關有一整套措施管控,企業不要懷有僥幸心理,可以蒙過稅務機關,真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應該相信常見的稅收違法行為稅務機關征管系統是能夠發現的。近年來隨著網絡直播、跨境電商、VIE架構、金融創新等新型業務出現,利用避稅地不正當稅收征收方式惡意少繳稅,相繼出現了影視明星、網紅主播等被課以稅收重罰,提醒企業不要輕易認為改變業務形式就可以實現避稅。
4、特定時期、特定行業、特定地區稅收優惠新政策。
國人的習慣常喜歡放大國家政策的力度,努力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空間,通常會給企業自身發展埋下風險性。總有那么幾家不幸會淪為國家祭奠稅法的對象。企業應當關注自身經營模式是否為社會所歡迎,國家所鼓勵,否則所享受的稅收優惠極可能就是風險收益。
總之,公司稅務體檢是企業一把手工程,是對企業整個經營模式的稅收合規性實現獨立客觀的審視,是影響企業能否持續經營的內部管控事項,員工與投資人都應當重視,不容忽視。